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王元逵

王元逵(唐朝中期藩镇将领)

王元逵
王元逵(812-854年),字茂远,蹛林州(今内蒙古克什腾旗)人,回鹘阿布思部人。唐朝中期藩镇将领,成德节度使王廷凑次子。幼读诗书,累授镇州右司马。大和八年(834年),袭任成德节度使,忠于唐朝,贡赋不绝。开成二年(837),迎娶唐宪宗孙女寿安公主。会昌三年(843年),授北面招讨使,参与讨平昭义节度使刘稹叛乱,拜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册封太原郡公,累迁检校太傅。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去世,获赠太师,谥号为忠。

  • 本名王元逵
  • 茂远
  • 所处时代唐朝
  • 民族族群回纥人
  • 出生日期812年
  • 逝世日期854年
  • 妻子寿安公主

王元逵为回纥阿布思人,其父王廷凑任成德节度使。王元逵早年担任成德军辖下的镇州右司马,兼成德军都知兵马使。

太和八年(834年),王庭凑去世,三军拥立王元逵继位,并向朝廷请命。唐文宗于是起复王元逵为检校工部尚书、镇州大都督府长史、成德节度使,累官检校左仆射。王元逵素来忠诚恭顺,继任后,一改其父骄横跋扈的作风,奉行书诏,对朝廷十分恭敬,贡赋不绝,受到文宗的嘉许。

开成二年(837年),文宗下诏以绛王李悟之女寿安公主嫁王元逵,加他为驸马都尉。李商隐对此不满,以《寿安公主出降》为题作诗讥讽。王元逵派姑姑段氏入朝进献聘礼。段氏献上“食二千盘,并御衣战马、公主妆奁及私白身女口”等,朝野都以此为荣。

会昌三年(843年),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去世,其侄刘稹未经朝廷准许,擅领军政。王元逵奉诏为昭义北面招讨使,协同河东节度使刘沔、河阳节度使王茂元等攻讨刘稹,史称“唐平刘稹泽潞之战”。王元逵得诏后,即日出兵赵州,与魏博节度使何弘敬进攻山东三州。后攻宣务栅(在今河北隆尧西北),并在尧山(今河北完县西北)击败刘稹。次年,刘稹被杀,叛乱平息。

此后,王元逵累官至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以击破刘稹之功,加兼太子太师,封太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实封食邑二百户。后又加官太傅。

大中八年(854年)十二月,王元逵去世,享年四十三岁。朝廷册赠太师,赐谥号为“忠”。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