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陶称

陶称(晋朝官员)

陶称
陶称(?~339年),晋朝官员,大司马陶侃之子。为人虓勇不伦,与诸弟关系不协。门荫入仕,担任东中郎将、南蛮校尉。丞相王导执政期间,诬告国舅庾亮图谋不轨。晋成帝咸康五年,迁南中郎将、江夏相。行至夏口,为荆州刺史庾亮论罪处死。

  • 所处时代晋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本名陶称
  • 官职南中郎将、江夏相

陶称任东中郎将、南平太守、南蛮校尉、假节。性虓勇不伦,与诸弟不协。后加建威将军。咸康五年,庾亮以称为监江夏随义阳三郡军事、南中郎将、江夏相,以本所领二千人自随。到夏口,轻将二百人下见亮。亮大会吏佐,责称前后罪恶,称拜谢,因罢出。亮使人于阁外收之,弃市,亮上疏曰:“案称,大司马侃之孽子,父亡不居丧位,荒耽于酒,昧利偷荣,擅摄五郡,自谓监军,辄召王官,聚之军府。故车骑将军刘弘曾孙刘安寓居江夏,及将杨恭、赵韶,并以言色有忤,称放声当杀,安、恭惧,自赴水而死,韶于狱自尽。将军郭开从称往长沙赴丧,称疑开附其兄弟,乃反缚悬头于帆樯,仰而弹之,鼓棹渡江二十余里,观者数千,莫不震骇。又多藏匿府兵,收坐应死。臣犹未忍直上,且免其司马。称肆纵丑言,无所顾忌,要结诸将,欲阻兵构难。诸将惶惧,莫敢酬答,由是奸谋未即发露。臣以侃勋劳王室,是以依违容掩,故表为南中郎将,与臣相近,思欲有以匡救之。而称豺狼愈甚,发言激切,不忠不孝,莫此之甚。苟利社稷,义有专断,辄收称伏法。”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