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年出家当和尚,后来云游到浙江省吴兴县善琏镇,就曾在永欣寺里住了整整三十年,人称永禅师。在这里,智永深居简出,每天雄鸡报晓即起床,磨上一大盘墨,然后临摹王羲之的字帖,从未间断。
智永是严守家法的大书法家。他习字很刻苦。冯武《书法正传》说他住在吴兴永欣寺,几十年不下楼, 临了八百多本《千字文》,给江东诸寺,各送一本。智永还在屋内备了数支容量为一石多的大簏子,练字时,笔头写秃了,就取下丢进簏子里。日子久了,破笔头竟积了十大簏。后来,智永便在永欣寺窗前的空地挖了一个深坑,把所有破笔头都埋在土里,砌成坟家,称之为──退笔冢。后人讲“退笔成冢”的典故就是从这儿来的。
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刻苦练习,智永的书法终于写得抵势飞扬,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成了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当时求他写字和题匾的人门庭若市,以致寺内的木门槛也被踏穿,不得不用铁皮把它裹起来。后来,这故事变成了一个典故,叫──铁门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