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史宪诚

史宪诚(唐代将领)

史宪诚
史宪诚(?-829年),字号不详,建康郡表氏县(今甘肃省高台县)人,祖籍西域史国,粟特族。唐朝中期藩镇军阀,北海郡王史周洛之子。少有勇名,随父从军。平定平卢(李师道)叛乱,拜御史中丞。长庆二年(822年),担任魏博兵马使。鼓动军士骚动,逼死节度使田布,自称留后。朝廷无奈,授检校司空、河中节度使,册封千乘郡公。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发生魏博兵乱,为叛军所杀,追赠太尉。

  • 所处时代唐朝
  • 民族族群奚族
  • 逝世日期829年
  • 本名史宪诚
  • 所属藩镇魏博镇

史宪诚(?-829),奚族(也有考证说是粟特)人。父亲史周洛,早年为魏博军的牙校,效力于节度使田季安麾下,后因功升至兵马大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御史中丞、上柱国、北海郡王。

史宪诚少年时有勇名,随父在军中效力,因功升为监察御史。唐宪宗元和年间,魏博节度使田弘正讨伐叛乱的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命史宪诚为先锋率军四千人渡河,攻下城栅,田弘正再以大军齐进,压迫郓州城下,最后平定了李师道之乱,史宪诚因功升为御史中丞。

长庆二年(822年),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死后,田弘正移领镇州,数月后为牙将王廷凑所杀,朝廷任命田弘正之子田布为魏博节度使,领兵讨伐。但手下官兵不听节制,军心动摇。史宪诚时为中军都知兵马使,因时局动乱,暗中有心恢复河朔割据旧事。于是,煽动诸军随其回镇。田布自杀,朝廷只好任命史宪诚为魏博节度使,派司门郎中韦文恪前往宣布,史宪诚开始态度非常傲慢,后来改过,对韦文恪说:“宪诚蕃人,犹狗也,唯能识主。虽被棒打,终不忍离。”朝廷予以优容,加封为左仆射。唐敬宗时,进位为司空。

大和二年(828年),沧景节度使李全略死,其子李同捷窃据军城,上表讲求为留后,朝廷举兵讨伐,史宪诚与李同捷早有勾结,暗中助其粮饷,而且派人到长安阻挠朝廷讨伐,宰相韦处厚切责之,史宪诚才不敢再说,义成节度使李听很快讨平了李同捷。史宪诚闻讯大惧,遣其子史孝章入朝,表示听从朝命,唐廷遂以李听为魏博节度使,调史宪诚为河中节度使,进位侍中。

史宪诚为人一向首鼠两端,因此军心不附,当时李听的军队尚在贝州,史宪诚急于离任,准备将府库中的钱粮全部带走,军心大怒。是年六月二十六日夜,军乱,牙内都知兵马使何进滔趁机聚众杀史宪诚,自称留后,出兵袭击毫不知情的将军李听,大破之。朝廷无法,只好以何进滔为魏博节度使,追赠史宪诚为太尉。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