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休《十六罗汉图》唐太和六年(832年),贯休出生于一个“家传儒素,代继簪裾”的官宦世家。
开成三年(838年),贯休七岁投婺州兰溪县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僮侍。期间与邻院童子处默,同时发心念经,每于精修之暇,更相唱和。
大中元年(847年),贯休十五、六岁,诗名益著,远近皆闻。
大中五年(851年),贯休二十岁受具足戒。
大中十一年(857年),贯休在江东一带活动,写诗赠缙云使君段成式。
大中十三年(859年),贯休西至荆湘一带,曾与当时南楚才人一起写诗赠轩辕集,诗名耸动于时。同年,到岭南,居洪州开元寺,后师大愿和尚。
贯休曾至豫章(今江西南昌)传《法华经》《大乘起信论》,“皆精奥义,讲训且勤”,为郡太守王慥所钦重。王慥离职后,新任太守蒋瓌开洗忏戒坛,也请贯休为监坛。
乾宁(894-897年)初,贯休开始云游天下。时镇海军节度使、润州刺史钱镠以平定董昌功,升任镇海镇东等军节度使,加衔“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贯休自灵隐寺持诗往贺。贺诗为:“贵逼身来不自由,几年勤苦蹈林丘。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莱子衣裳宫锦窄,谢公篇咏绮霞羞。他年名上凌烟阁,岂羡当时万户侯”。钱镠见贯休贺诗,自然十分得意,但仍感意犹未足。因为这时钱镠的“胃口”已经很大,已不以统辖十四州与得封“万户侯”为满足。他想进一步扩大地盘,力图成为雄踞一方的霸主。于是乎钱镠便传令贯休,要他将“十四州”改为“四十州”,改后才许相见。贯休对钱镠傲慢待客的态度极其反感,又不满于钱镠日益膨胀的政治野心,便愤然宣言:州难添,诗亦难改。孤云野鹤,何天不可飞?说罢便拂袖而去。
贯休此后,贯休到荆州。荆南节度使成汭对贯休还比较客气,安置他在龙兴寺住。过一段时间后,关系便逐渐疏远。有一年,成汭生日,献诗祝寿者百余人,贯休也在其中。因为献诗的人多,成汭无法亲自过目,便委托慕僚郑准品评。郑准对贯休的诗才非常嫉妒,就给贯休评了个第三,贯休对此很生气。有一次,成汭向贯休请教书法上的问题,贯休因生日献诗受辱,正闷着一肚子气,便借此机会发泄,说“此事须登坛可授,安得草草而言!”成汭听后也很火,成汭身边一些人也乘机说坏话,于是贯休又被驱逐出江陵,解送公安县(荆州属县)安置。
900年前后,贯休三次送友人入闽,在山心庵(今天心永乐禅寺)挂单时偶遇扣冰古佛,二人十分投缘,彻夜煮茶论禅。他以诗《怀武夷山僧》来记载这一段茶禅之缘。
后来,贯休的弟子们劝他入蜀,他便又到了四川。到四川后,贯休向前蜀主王建献了一诗:“河北江东处处灾,唯闻全蜀少尘埃。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秦苑幽栖多胜景,巴歈陈贡愧非才。自惭林薮龙钟者,亦得来登郭隗台。”王建为巩固他在四川的统治,正广延四方英才。见贯休来蜀,甚为高兴。频加赏赐,并加以“龙楼待诏”“明因辨果功德大师”“翔麟殿引驾、内供奉”“经律论道门选练教授”“三教玄逸大师”“守两川僧大师”“赐紫大沙门”“禅月大师”等一系列殊荣称号,并获“食邑三千户”的政治地位。贯休在蜀,先住在东禅寺,后移住新建的龙华道场。贯休献王建诗中的佳句“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情景贴切,属对工整,因此,贯休也常被称为“得得来和尚”。
乾化二年(912年),贯休终于所居,世寿八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