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沈彬

沈彬(唐五代诗人)

沈彬
沈彬(约853年—957年以前),字子文(《五代诗话》作子美,此从《唐才子传》),筠州高安人,唐代诗人。约唐宣宗大中七年至周世宗显德四年间在世,年约九十岁左右。

  • 中文名沈彬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日期约 853年
  • 逝世日期957年(以前)
  • 信仰佛教

沈彬[约公元八五三年至九五七年间在世],字子文,(五代诗话作子美,此从唐才子传),筠州高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宣宗大中七年至周世宗显德四年间在世,年约九十岁左右。少孤,苦学。应举不策。乾符中,(公元八七七年左右)南游湖、湘,隐云阳山数年。又游岭表,约二十年,始还吴中。与僧虚中、齐己为诗友。时南唐李升镇金陵,旁罗俊逸儒宿。彬应辟,知升欲取杨氏,因献画山水诗云:“须知笔力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顿难”。升大喜,授秘书郎。保大中,以吏部侍郎致仕。归,徙居宜春。时年八十余。李璟以旧恩召见,赐粟帛官其子。彬著有诗集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唐才子传》载:彬,字子文,筠州高安人。自幼苦学,属末岁离乱,随计不捷,南游湖湘,隐云阳山数年,归乡里。时南唐李升镇金陵,旁罗俊逸,名儒宿老,必命郡县起之。彬赴辟,知昪欲取杨氏,因献《画山水诗》云:“须知笔力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顿难。”昪览之大喜,授秘书郎。保大中,以尚书郎致仕归,徙居宜春。初经版荡,与韦庄、杜光庭、贯休俱避难在蜀,多见酬酢。彬临终,指葬处示家人窆,果掘得一空冢,有漆灯青荧,圹头立一铜版,篆文曰:“佳城今已开,虽开不葬埋。漆灯终未灭,留待沈彬来。”遂窀穸于此。有诗集一卷。传世。彬第二子延瑞,性坦率,豪于觞咏,举动异俗,盛夏附火,严冬单衣,或遇崇山野水,古洞幽坛,竟日不返,时人异之,呼为“沈道者”,士大夫多邀至门馆。一日,邑宰戏问:“何日道成“廷瑞即留诗曰:“何须问我道成时,紫府清都自有期。手握药苗人不识,体涵仙骨俗争知。”宰惊谢。后浪游四方,或传仙去也。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