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浦在廷

浦在廷(著名工商实业家)

浦在廷
浦在廷,卓琳父亲。著名工商实业家。云南宣威人。少年时曾贩马。1902年在宣威成立宣和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生产宣威火腿。公司倒闭后再次开办宣威蒲在廷兄弟食品罐头公司(又名大有恒双猪火腿罐头公司),产品销路极好。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曾为蔡锷护国运动筹集军粮。1921年任滇军张开儒部旅粤滇军军需总局及烟酒公卖局局长,1925年3月去职。30年代宣威火腿业受抗战影响,逐步衰落。1950年在宣威病逝。

  • 全名浦在廷
  • 别名浦钟杰
  • 民族族群
  • 出生地云南宣威
  • 逝世日期1950年12月
  • 主要成就参加孙中山革命、宣威火腿罐头创始人

出生背景

1871年,浦在廷出生在云南宣威一个书香之家,是宣威当地的名门望族,父亲浦春澜是清光绪年间的拔贡,在本镇开馆教学,并课读膝下四个儿子,一心指望他们走科举进身之路。三个儿子都不负父望,考取了秀才、贡生,唯有小儿子浦在廷不屑于做科举制度的奴隶,要走一条自己认定的道路。

创业经历

1887年,年仅14岁的浦在廷竟然向父亲提出要去参加马帮。浦春澜如雷轰顶,未想到自己的儿子居然不走入学中举之路。然而浦在廷却违背父命,偷偷跟着马帮跑了。父亲派人追,派人抓,关禁闭,可是抓得住人抓不住心,抓了跑,跑了抓,父亲徒唤奈何。于是,浦在廷走上了自己选定的道路。那时云南交通闭塞,没有公路,更没有汽车,马帮是唯一的长途交通运输工具。浦在廷挺过道道关口,数十次死里逃生,终于从赶马人发展到拥有自己的马帮,从县内短距离走向长途贩运到昆明、西双版纳以及东南亚等地,渐渐成为滇东北一带拥有实力和声望的商人,并担任了县商会会长。

1909年8月,浦在廷和几位同仁创立了宣威历史上第一家宣威火腿股份有限公司,浦在廷任总经理,从此由商业涉入实业。为扩展业务,又扩办成“宣和火腿罐头有限公司”,可是由于多方面原因,不久就倒闭了。浦在廷不灰心气馁,另起炉灶,自创浦在廷兄弟食品罐头公司,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商号“大有恒”,商标“双猪”牌。

创业难,创名牌更难。浦在廷以身作则,亲手把握制作火腿罐头的各道技术关口,双手常常被划伤。从手工作业方式到购买机器大批量生产,浦在廷领风气之先,他派人在广州、香港分别学习和购进先进的制罐技术和德国先进的机器设备。由于罐头装潢别致,携带方便,味道鲜美,很快在国内外市场打开了销路,产品供不应求。据浦氏族谱记载,1915年,在巴拿马博览会上,双猪牌火腿罐头获得金质奖,成为云南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名特食品之一。下图为孙中山为浦在廷题词。

孙中山题词浦在廷像

实业救国

1916年元月,云南首义,再造共和,蔡锷率领的护国军途经宣威入川讨伐窃国大盗袁世凯,在宣威县城设立兵站,委派浦在廷等乡绅负责兵站工作。浦在廷当时任商会会长,他目睹护国军军纪严明,在呼啸的北风和飘舞的雪花中,冒着严寒,秋毫无犯,非常感动。他积极为护国军筹粮集款,本人带头捐献。护国军胜利凯旋后,云南督军兼省长唐继尧召开各界人士大会,表彰地方协助讨袁有功人士,浦在廷荣获银质梅花奖章。唐继尧还亲书“急公好义”大字匾额送给浦在廷。他在云南军政界结识了李根源、朱德、范石生等要人,在他们的影响下,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日渐坚定。

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成为大元帅,成立军政府,开展与北京段祺瑞政府相对立、力图恢复《临时约法》和旧国会的护法运动,浦在廷积极支持孙中山的护法运动,反对北洋军阀。1921年4月,广州举行非常国会,制定政府组织大纲,孙中山成为大总统。11月10日,孙中山发出北伐通电,号召西南各省讨伐军阀。浦在廷入粤参加北伐,被任命为旅粤滇军军需总局局长。但滇军尚未入粤,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孙中山离开广州避难。1922年底,滇军受孙中山之命入粤平叛,很快将陈炯明赶出广州。1923年2月21日,孙中山返广州就任大元帅职,设立大元帅府并嘉奖讨伐有功人员,浦在廷被授予少将军衔。

浦在廷于广州期间,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积极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广州政府。1923年,广州举办食品博览会,浦在廷将双猪牌火腿罐头送展,大受好评,获优美奖。孙中山亲自为之题赠“饮和食德”锦幅,并委任浦在廷担任全国总商会副会长。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国民党,重申三民主义,确立三大政策,实行国共合作,并于6月在中共的倡议和支持下,在浦在廷等人催捐下创办黄埔军校。浦在廷让长子到广州主持火腿公司业务,送次子进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以期既发扬火腿事业,又在军政界出人头地。同年11月,孙中山应冯玉祥等人之请,发表《北上宣言》赴京,不幸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云南唐继尧以为有机可乘,与驻粤滇军总司令杨希闵共谋叛乱、由于浦在廷坚信孙中山三民主义,表示继续支持廖仲恺和广东革命政府,他被叛军投入监狱,火腿公司的财产也被洗劫一空,直到国共两党组织的黄埔学生军北伐回师东征,平定叛乱后,才得以出狱回乡。从此,浦在廷从军政界引退,虽经唐继尧多次面请出山,也不为所动,不肯出山。

浦在廷虽经政治和经济上的重大打击,又人值暮年,仍壮心不已。他带领儿孙更新改造设备,扩大生产,并以宣威为火腿基地,在昆明生产罐头,建立罐头厂。同时,他还兴办其他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修桥补路的公益事业,深受地方父老的敬佩和拥戴。由于火腿生产在宣威是一项全民性的产业,具有浓厚的火腿经济、火腿文化的色彩,浦在廷的罐头产品行销海内外,迅速带动了大批工商业者加入火腿生产经营行列,宣威境内先后出现了上百家火腿商号。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