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代英出生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农历正月初七日,即公元1911年2月5日,云南省宣威县上堡街人。父亲浦在廷,是著名的云南宣威火腿“云腿”的传承人。
浦代英原名浦黛英,1937年在延安期间改了名字,浦黛英为避免他人联想到《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把“黛”改成“代”,改名浦代英。浦代英在蒲氏家族同辈人中排行第八,故又称八姐。与浦石英(雷迅,甘肃省副省长赵文献夫人)、浦琼英(卓琳,邓小平夫人)为亲姐妹,人们合称其“浦氏三姐妹”。
1926年起,上云南省女子中学附属小学、省女子中学(1932年改云南省立昆华女子中学)读书,读书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中学毕业。1936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937年4月到延安入红军大学13队(1937年7月改名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入党并毕业,分配到新华社,做译电员工作。1937年12月,经蔡畅大姐介绍,与来自宁波镇海小港的红军高级将领乐少华结婚。1944年初调至中央医院工作。1947年到东北,在鸡西军医大学进修,1948年分配到哈尔滨军工职工医院当院长。
1953年,到北京二机部卫生司工作。1954年5月,调到大连军工疗养院当院长。1958年,调至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昆明工作站(1958年5月改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任副所长兼党支部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冲击。同年退休到西安干休所居住。
1979年5月回北京,在北京木樨地定居。1979年底向中央组织部提出申诉,要求复查乐少华问题。1980年5月30日,中央对乐少华问题进行重新审查,决定恢复其名誉,给其平反昭雪。1996年起书写回忆录,1999年1月出版,书名为《无悔的岁月》。
2001年5月去世,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