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彭伊娜

彭伊娜(彭湃孙女)

彭伊娜
彭伊娜,女,1959年5月出生,汉族,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人。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政协委员,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农民运动大王和早期著名领导人彭湃烈士的孙女。1979年毕业于暨南大学新闻系,彭伊娜是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屈指可数的“红色后代”。《南方周末》创办人、现任深圳报业集团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她推动红色旅游、揭露户籍腐败、 成立彭湃关爱基金……2013年,她披露坝光燃煤电厂项目一事,让更多民众记住了“彭伊娜”这个名字。历尽劫难的彭湃一家,在血雨腥风中奋斗不息。英雄已去,浩气永存。彭湃骨子里为革命为理想奋不顾身的特质代代相传,在后人的血液里澎湃不息。

  • 中文名彭伊娜
  • 性别
  • 国籍中国
  • 民族
  • 出生地汕尾市
  • 出生日期1959年5月
  • 毕业院校1979年毕业于暨南大学
  • 职务广东省政协委员
  • 父亲彭洪
  • 母亲陈平、(又名)陈爱平
  • 入党日期1985年

彭伊娜并没有见过祖父。1928年,在彭伊娜的父亲、彭湃的三儿子彭洪两岁时,彭湃就被反动派杀害。文革结束后,彭伊娜从各种党史文献资料中了解到祖父那一代中华精英,精神庄严、崇高,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人民的幸福、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而出生入死、无私奉献的革命理想是如此神圣而动人。

彭伊娜“那时候他生活优裕,又精于诗词书画,还十分诗意浪漫。”彭伊娜说,在日本留学时,彭湃与在家乡的妻子约定,中秋节一起隔洋远望圆月升起。

就是这样一个出身大地主家庭的年轻人,留学归来,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他烧毁了自己继承的田契,宣布要为农民争取权益;他脱下洋装,走入田间地头,与农民共患难;他开办农讲所,建立苏维埃政权。他为理想从容赴死之时,还不忘将上衣脱下送给难友。

彭伊娜说,当时彭家虽然富有,但彭湃目睹了国家贫穷落后,民族积弱被欺,农民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底层,生活十分困苦。他几经寻求选定马克思主义,立志变革中国社会。彭伊娜说:“革命的理想尤如一种强大的磁场,深深的吸引了一个时代的一批人为之奋斗、奉献”。那个时代,无数共产党人为了理想献出自己的生命。而现代人又该将精神寄托何处呢?

彭伊娜现任广东省政协委员的彭伊娜,履职十分认真。她经常关注各种社会问题,还通过微博收集广大网友的建言,和网友交流。她怀着极大的热情,建言广东精心构建和打造富有特色的红色旅游。

彭伊娜曾经在上班途中看到一名盲人行走在被障碍物遮挡的盲道上。“当时感觉很心痛。”她一边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改进和维护无障碍设施的建议,一边在微博上呼吁大家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彭伊娜每天坚持在微博上征求网友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发关注和讨论。“政协委员不仅要关注大政方针,更要注重民众的一点一滴。急民众之所急,也是祖父当年的行为准则。彭伊娜说:“无数共产党人为理想前赴后继、无私奉献、敢为人先,他们的精神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