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成后(5张)1911年12月7日,娄成后出生于天津,原籍浙江绍兴。在中小学期间就对自然科学发生兴趣。
1923年—1928年,在北京育英中学及天津扶轮中学读中学,读完高中二年级即考取南开大学。
1928年—1929年,就读于南开大学。
1929年—1932年,次年转入北平清华大学生物学系学习,受教于中国早期植物生理学家李继侗,选择植物生理学为他的科学研究方向,并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32年—1934年,就读于广东岭南大学生物系,并担任助教、研究生,并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学位论文就是《中国的肉食植物》。
1934年—1939年,就读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植物系,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学位论文就是《含羞草膨压运动及动作电流的研究》。
1939年—1946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奔赴大后方的云南参加教学、科研工作,并担任昆明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副教授。
1946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应英国文化协会的邀请到伦敦大学大学学院生物物理研究组进行科学研究,在生理学家阿奇博尔德·希尔(19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神经肌肉实验室对几种植物的电生理进行研究。
1948年11月底,不顾当时解放战争期间交通的困难,从伦敦返回北平清华大学,十余天后在清华园就迎来了北平的解放,之后担任清华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教授。
1949年底,清华大学农学院合并到北京农业大学,娄成后先后担任农业化学系教授、植物生理学教研室主任及学校研究部副主任。
1956年,被评定为一级教授。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并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常务委员。
1980年—1982年,担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副校长。
1982年,担任北京农业大学顾问。
1984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破坏的北京农业大学的实验室得以恢复。
1992年,担任国家攀登计划之一的“主要农作物高产高效抗逆生理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
2009年10月16日凌晨1时,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