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先出生于官宦世家,父祖担任侍郎、典选,三代为相,爵位世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长大,耳濡目染,从小才学过人,以方正闻名,得到了唐高宗李治的赏识,凭借门荫入仕,累拜侍御史。为了避章怀太子李贤的名讳,改名刘景先。
乾封元年(666年) ,父亲刘祥道病逝,袭爵广平郡公,外放晋州(今山西临汾县西南)司马。为官廉正,得到唐高宗的尊敬。一次,将军史兴宗在狩猎时对唐高宗说,并州的鹞很有名,可以命刘景先抓几只。高宗答:“刘景先难道是用来抓鹞的人吗。为什么这样看待他”。断然拒绝了请求。后来,累迁黄门侍郎,监修国史。永淳元年(682年),进位同平章事,正式拜相(亦有记载:弘道元年(683年)年底,唐高宗病重,命太子监国,裴炎奉诏与黄门侍郎刘景先、中书侍郎郭正一同平章事,协助太子处理日常政务)。
唐高宗驾崩后,太子李哲继位,是为唐中宗,朝中实权大部掌握在摄政的武太后手中。刘景先出任侍中。不久,唐中宗表现出独立行权的意图,为武太后所废。皇弟豫王李旦即位,就是唐睿宗,武后继续掌握了朝廷政权。裴炎数次建议武后,还政睿宗,导致武后十分生气。年末,英国公李敬业打着重树“李家皇权”旗号的叛乱,裴炎再次提出靠还政的办法,平息外部叛乱,被武后指控谋反并且下狱。裴炎下狱受审期间,很多官员上书说情。刘景先和风阁侍郎胡元范身在其中,说:“裴炎是对国家有巨大贡献的高官,办事小心,可以担保他没有谋反。”武太后答:“朕已经有他谋反的证据了,尔等不知道”。刘景先说:“如果他是那种谋反的人,那么臣等也是”。武太后答:“朕知道裴炎谋反了,尔等没有”。不久后,武太后罔顾自己先前的说法,把刘景先和胡元范逮捕了。年底,裴炎被处决,刘景先几度遭贬,先后被贬为普州和辰州刺史,再贬吉州长史。
永昌初年(689年),刘景先为酷吏陷害,关进吉州监狱。一个精明能干的人才,遭受不白之冤几经谪贬,除英雄无用武之地外,还遭酷吏陷害,自已想不通,在吉州监狱上吊而死,并被抄家。刘景先死后将近百年,唐德宗李适建中三年(782年),怜爱前贤,追赠刘景先为太子太保。
刘景先死后,武则天并没有放过他,而是将其财产全部没收,作为官三代的刘景先还是很富有的。一朝天子一朝臣,被历史的漩涡卷住脚的人都被拉入其中,刘景先、裴炎等人,都是很有能力、贤良之人,只因忠心于李唐王室,不满武则天执掌朝权,身受不白之冤,几经贬谪,英雄无用武之地,被人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