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刘阐

刘阐(孙吴御史中丞)

刘阐
刘阐(生卒年不详),一名纬(《太平御览》引《零陵先贤传》作刘祎),江夏竟陵人,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次子。与刘璋一同迁入荆州,后归孙吴,官至御史中丞。

  • 全名刘阐
  • 别名刘纬
  • 所处时代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
  • 民族族群汉族
  • 最高官职御史中丞
  • 籍贯江夏郡竟陵县

刘阐,一名刘纬,是益州牧刘璋之子,为人恭顺,轻财重士,有仁爱之风。

汉建安十七年(212年),刘备请刘阐与大将杨怀一同赴宴,快怀畅饮,刘备乘机斩杀杨怀,进攻刘璋。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璋投降于刘备,刘备将刘璋、刘阐父子迁居于南郡公安。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讨灭刘备部将关羽,夺取荆州,以刘璋为益州牧,驻秭归,后来刘璋去世。

吴黄武二年(223年),南中豪帅雍闿举益州郡反叛,归附于吴。孙权命刘阐为益州刺史,让他居于交州和益州的国界。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刘阐回到建业,担任御史中丞。后来得病在家中去世。

当初,刘备平定益州时,刘璋听从庞羲的建议,请求将长子刘循留在蜀地。因此刘璋两个儿子的后代,分别在吴、蜀两地。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