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李屏仁

李屏仁

李屏仁
李屏仁,于1908年出生于杨洲乡大财主李丹墀家。幼时在家念私塾,15岁到武宁县城“凤凰堂”深造。1929年李屏仁进入冯玉祥创办的西北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工兵队学习,此间结识了刘振亚、李青云等共产党员和一些思想进步的青年,对中国共产党有了一定了解。1930年毕业后,编入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 

  • 中文名李屏仁
  • 外文名li pingren
  • 国籍中华民国
  • 出生地扬州
  • 出生日期1908年
  • 逝世日期1937年3月
  • 职业革命军人
  • 毕业院校西北陆军军官学校

少年时在家读私塾,后赴南昌求学。1929年考入由冯玉祥创办的西北陆军军官学校工兵队学习,1930年毕业后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后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1931年,在宜黄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参加宁都起义,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连长、营长、军团教导队队长等职。1934年10月,随军长征,任红五军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1934年11月,李屏仁任该军团三十七团团长,先后参加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五次反“围剿”战斗。红军开始长征后,该团担任后卫,掩护主力部队的行动。遵义会议后,李屏仁率领三十七团急行军从毕节南下官渡河,将四川军阀刘湘教导师九个团拖引至温水,使红军主力一、三军团顺利南下,在娄山关和遵义歼敌两个师八个团,取得遵义和娄山关大捷,获得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利,受到中央军产的电令嘉奖。在虹军北渡金沙江时,三十七团为保证党中央和全军胜利渡江,在敌军数倍于我的情况下,李屏仁临危不惧,亲临前线指挥,阻击敌人长达九天,胜利完成军委交给的任务,受到红军总参谋长、渡河总司令刘伯承的高度赞扬。在掩护红军翻越雪山时,全团克服重重困难,在全军树起三过雪山的红旗。

1935年10月,李屏仁调任军团作战科科长,不久,又调任军团参谋长。红五军团与四方面军三十三军合编改称红军第五军,直辖四方面军,李屏仁继任红五军参谋长。1936年10月25日,红五军、九军、三十军组成红西路军西渡黄河,李屏仁随军西征。在战斗中李屏仁光荣负伤,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伤口严重溃烂,1937年3月,以身殉职,终年29岁。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