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李道坚

李道坚(唐朝宗室大臣)

李道坚
李道坚(685年—738年),字道坚,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曾孙,鲁王李灵夔之孙,范阳王李蔼之子。垂拱三年(687年),祖父涉嫌谋反,全家流放岭南。唐中宗复位(705年)后,册封嗣鲁王,授上柱国、国子司业、贝德卫三州别驾、银青光禄大夫。唐睿宗复位后,授卫尉少卿、太子左卫率,出任梁州都督,迁岭南道招慰讨击使,征讨獠民有功,担任陇、吉二州刺史。唐玄宗即位后,历任五州刺史、国子祭酒、秘书监、河南道采访处置使、宗正卿。开元二十六年,去世,时年五十四,获赠礼部尚书,谥号为贞,陪葬于献陵。

  • 全名李道坚
  • 道坚
  • 谥号
  • 封号嗣鲁王
  • 所处时代唐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兖州
  • 出生日期685年
  • 逝世日期738年
  • 逝世地长安宣阳坊
  • 主要成就治理十州 保卫太子李隆基 征讨獠民
  • 本名李固
  • 官职国子祭酒 秘书监 七州刺史 宗正卿
  • 封赠礼部尚书

垂拱四年(688年)越王李贞对武则天政权的叛乱。在这场叛乱中, 李道坚的祖父和父亲也参与其中,并受到了严厉的惩处。

李道坚祖父李灵夔参与越王李贞反对武则天的叛乱,旋即被平,李灵夔被流放海南,不久自尽。同谋的韩王李元嘉、元嘉之子黄国公李撰等均被杀。由于其父亲李蔼告发有功,遂能继续在朝中任职。

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兵变,逼迫武则天退位,中宗复位称帝。唐中宗复辟后,李道坚作为李氏宗亲,被重新启用。夏六月,封嗣鲁王,赐实封四百户,授贝州别驾,加上柱国勋。

景云二年(711年),改授梁州都督、梁州刺史、岭南道招慰讨击使。至郡岁余,加宗正卿员外置同正员,大专征之功也。

开元十三年(724年),李道坚授汾州刺史。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授汴州刺史、河南道采访使,州据水陆都会,前后刺史大多贪黩利益,唯有李道坚以清毅著称,入为宗正卿。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以宗正卿寝疾,薨于宣阳之私第,春秋五十有四。薨,赠礼部尚书。

唐李道坚墓室壁画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