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江统

江统(西晋时期大臣)

江统
江统(?-310年),字应元,陈留圉(今属河南)人。南安太守江祚之子。中国西晋时期文学家、大臣。江统静默有远志,时人称为“嶷然稀言江应元”。袭父爵为亢父男。除华阴令。迁中郎,转太子洗马。后迁国子博士,为尚书郎,参齐王司马同军事。太安二年(303年),成都王司马颖请为记室,又以毋忧去职。服阕,出为司徒左长史,累官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永嘉四年(310年),避难于成皋,因病而逝。江统颇有文采,凡其所作赋、颂、表、奏,颇受时人所重。《隋书·经籍志》著录江统有文集10卷,已亡。其佚文今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106),其中以《函谷关赋》及《徙戎论》较有影响。还曾撰写《酒诰》,提出发酵酿酒法。

  • 应元
  • 所处时代西晋
  • 出生地陈留圉县(今河南杞县)
  • 逝世日期310年
  • 主要作品《徙戎论》、《酒诰》
  • 本名江统
  • 民族汉族
  • 官职中郎、太子洗马、博士、尚书郎、大司马参军、廷尉正、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 爵位亢父县男

作徙戎论

江统的祖父江蕤,以仁义的好品行著称,任谯郡太守,封为亢父男。父亲江祚,是南安太守。

江统性格冷静沉着,有远大志向,当时人评价他说:“聪慧少言江应元。”与同乡人蔡克知名于当时。继承祖父爵位,出任山阴县令。

当时关中、陇西屡次被氐、羌族侵扰。元康九年(299年),孟观西进征讨,亲自捉了氐族主帅齐万年。江统深虑四夷乱华,应该防微杜渐,便作《徙戎论》上奏晋惠帝,提出将氐、羌等族迁出关中的主张,并以并州的匈奴部落为隐患,发还其本域,但未被采用。《晋书·卷五十六·列传第二十六》:“帝不能用。未及十年,而夷狄乱华,时服其深识。”

后迁任中郎,又转任太子洗马。在东宫几年中,很被皇帝亲近礼待。太子司马遹时常缺少朝见之礼,又奢侈浪费过度,各种禁忌也很多,于是江统上书劝谏,提出一系列建议,朝廷认为他的建议很好并采纳。

等到太子司马遹被废,迁徙到许昌,皇后贾南风告诫有司不准宫廷大臣送行。江统与宫中大臣犯禁到伊水,在道边与太子司马遹告别,十分悲伤。因此受到株连,江统等人全部收捕交付河南、洛阳监狱。交付郡狱的人,海南尹乐广都遣散释放了,囚系在洛阳的人还没释放。都官从事孙琰劝说贾谧道:“之所以废弃太子,是因为他作恶的缘故。东宫的旧臣冒着犯罪的危险去参拜告别,在路边流泪送行,不怕杀头,便更表明了太子的美德,不如放了他们。”贾谧告诉洛阳令曹摅,因此都免了罪。永康元年(300年)太子司马遹去世,死后改葬,江统作词悼叙述悲哀,文辞悲切,催人泪下,被世人所推重。

避难去世

后来担任博士、尚书郎、参大司马、齐王司马冏的军事。司马冏骄纵昏聩将要失败。江统犯颜直谏,文多不收录。迁任廷尉正,每次州郡有疑难案件,他都从轻断处。成都王司马颖请他当记室,多所讽喻进谏。为陆云兄弟辩护,言辞很切直尽理。后因母亲的丧事离职。守丧期满,任司徒左长史。东海王司马越做兖州牧,任江统为别驾,把该州之事委托他处理,司马越给江统的信中说:“从前王子师在豫州任职,还没下车,便征用了荀慈明;下车后,又征用了孔文举。你所在州的人士中有能应此征召的人没有?”江统推荐了高平人郗鉴为贤良,陈留人阮修为直言,济北的程收为方正,当时人认为他很了解人。不久升迁为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统领国子博士。永嘉四年(310年),永嘉之祸时,为躲避祸乱逃奔到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不久病逝。江统死后,乡人在圉镇为他立祠,与董宣、蔡邕合祀,称三贤祠。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