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点,字子皙,庐江灊县人。宋泰始末年,朝廷征召何点为太子洗马。齐代初年,朝廷又多次征召何点为中书郎、太子中庶子,何点都不应征。
梁高祖和何点原来就有交情,高祖登上帝位之后,亲手书写诏书说:“从前因为空闲较多,能够和你交往,我们共坐修竹林中,栖息清池之上,忘记眼前的烦扰,议论古人古事,多么快乐啊。自从我暂时告别家乡,已有十四年,遇到的艰难险阻,又哪能说得尽。从我顺应天命,登上帝位,就常常想着和你见面,近来身体怎么样,在哪座山上劳累?以前严光推开皇宫的大门,走上宫廷的台阶,与光武帝谈论天人之道,共叙故旧之情,有不遵臣道的行为,遣对他的高洁操守有什么妨碍杨文先戴着皮弁谒见魏文帝曹子桓,周伯况戴着毂皮巾谒见光武帝刘文叔,到以往的史册中去寻找,这样的先例并不少。现在赐给你鹿皮巾等物品。希望再过几天,你能够进宫来。”何点穿着平民的布巾褐衣进入华林园,高祖十分高兴,置办酒宴,赋诗赠答,对何点的恩宠和礼遇同以前一样。接着,高祖下韶说:“征士何点,操守高洁,不求仕宦,安于容膝之陋室,放浪形骸,不拘形迹,寄情于幽隐之中。我从早到晚,思考治国之道,仰慕前代哲人;何况我能舆贤哲之人生活在同一时代,怎能不与贤哲之人一同治理国家。朝中亲近大臣位尊任重,一定要由国中的杰出人才担任。我诚心希望贤哲惠然肯来,屈居献可替否之职。应当征召何点为侍中。”何点以有病为理由,拒绝任官,不应征召。高祖于是又再下诏说:“征士何点,寄心世外,遵守正道,随任心性,脱离尘世,心胸坦荡的君子之风,全都秉承古代先贤。以前因为我们平素的志向相同,曾经亲切地交往,像汉光武帝怀念严子陵那样,我也眷怀自己的旧友。从前郑仲虞超世脱俗,但也接受汉朝俸禄;戴安道也有超脱世俗之志,却也不拒绝晋朝的俸禄。这都是前朝盛德美行的典范,以前的贤哲共有的品行。应当斟酌拨给何点资财,全由所在地官府供给,日常所需的费用,由太官另外拨给。何点既然德行高于袁曜卿,所以也可以像魏太祖对待袁曜卿那样,凭亲旧之情拨给垣下谷。”
天监三年,何点去世,死时六十八岁。高祖下诏说:“新授任的侍中何点,出世隐居,寄情于衡泌之中,志向终身不变。他突然间去世。我倍感凄恻哀伤。可以赐给何点一具用第一等木材制作的棺木,送二万钱、五十匹布给他家办理丧事,办丧事所需的各种东西,由内监营办。”又命鱼凿之弟鱼凰说:“贤兄征君包艳,从弱冠之年就隐居不出,直到垂暮之年操守始终不变。他寄情尘世之外,不追求名利富贵;放浪形骸,致力追寻深奥的哲理。他情趣高雅,有了兴致就更能体现;他有文才酒德,交接之际更感到他旨趣高远。我得受图表,应运为帝,想要弘扬教化。朝中多有谦谦君子,能够使风雅之士流俗之辈崇尚君子之风;郊野有隐居之臣,也应当弘扬不图仕进的品格。我正要依赖他们高雅的谈吐,兴隆銮塑的帝业。从前恒艳还是普通百姓的时候,我和他的情谊就已经显露,我像漠章帝对待郑仲虞那样给他俸禄,像光武帝对待严子陵那样待之以礼,在我处理政务的闲暇之日,曾让他布衣晋见,在他隐居的深幽之处,我供给他资粮,让他生活有依靠。突然间他去世了,这实在使我震惊哀悼。你和坦韪兄弟感情十分深厚,现在亲人离开了人间,共享天年的愿望,再也不能实现,这缠绕不断的遣憾,叫我怎能承受。长此以往怎么办!”但只没有儿子,他同宗的人把何点堂弟何挞之子何迟作为何点的后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