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韩权华

韩权华(国民党爱国将领卫立煌将军的夫人)

韩权华
韩权华(1903年—1985年),天津人,出生于“天成号韩家”。1924年北大“杨栋林情书事件”中的主角,此后由北京大学转学至北平女师大,师从刘天华, 学音乐。毕业以后, 河北教育厅保送她官费留学美国, 在离华盛顿不远的巴尔的摩城皮尔德音乐学院专攻音乐史。国民党高级将领卫立煌的妻子。

  • 中文名韩权华
  • 国籍中国
  • 出生日期1903年
  • 逝世日期1985年1月30日

韩权华(7张)韩权华,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预科。1924年5月7日,《晨报副刊》发表北京大学女生韩权华的署名文章,文中将已婚的北京大学教授杨栋林给她的一封情书全文转发。行文最后,韩权华不无愤慨地说:"不意中国最高学府的教授对本校女生——素不认识的女生竟至于如此。我以为此等事匪但与权华个人有关,实足为中国共同教育之一大障碍。我北大女生,我北大全校皆足引为不幸。”韩权华的这篇文章立即把北京大学教授杨栋林推到了风口浪尖。北京大学学生发起了“驱杨”运动,“有人张贴皇榜,发檄文,指为北大全校之不幸,全国女子之不幸,又称杨先生的信是教授式的强盗行为,威吓欺骗渔猎女生的手段,大有灭此朝食,与众共弃之之概"。与此同时,北京大学校长也致函讽杨辞职。5月10日,《北京大学日刊》登出杨栋林辞职通告。此后韩权华转学到女师大,由中文改学音乐。毕业以后,河北教育厅保送她官费留学美国,专攻音乐史。

1941年在美国檀香山教书的韩权华,经人搭桥,收到了卫立煌写来的信。韩权华感念他是抗日英雄,同意了。但后来发生珍珠港事件,无法回国。她只好写信告诉卫立煌,不要等她。但是卫立煌坚持等待,独身生活6年,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如愿以偿。

1948年12月,卫立煌与韩权华飞离北平,直到1949年正月初三,在上海登上英国轮船才抵达香港,在香港寓居6年。1955年,中共发出“爱国不分先后”的号召,对流离海外的著名人士开展统战攻势。周恩来获悉卫立煌有归国之意,但卫夫人韩权华有顾虑,因为卫立煌是1948年12月25日共产党公布的43名国民党战犯中的第28名。为了做韩权华的工作,周恩来与邓颖超请韩恂华进中南海,到总理家里吃饭。周恩来、邓颖超嘱韩恂华给韩权华写信:请妹妹放心归来。同时,周恩来嘱韩德荘手书一封:“在太原晤过面的那位朋友,请姑父和姑母回来。”抗日战争初期周恩来和卫立煌在太原曾有过彻夜长谈,他说:卫先生看到这段文字就会明白。

1955年3月15日,卫立煌偕夫人韩权华从香港经澳门回到广州。

1974年9月3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周恩来总理主持25周年国庆招待会,韩权华是被邀请的代表之一。卫立煌去世后,韩权华被安排为国务院参事室参事,1975年又被选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5年1月30日,韩权华因病去世,终年82岁。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