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昌生于辽景宗保宁七年(975年),死于辽圣宗太平七年(1027年)。大辽汉臣秦王韩匡嗣之五子开国公、上将军韩德威的次子,韩德让是韩昌的四伯父。圣宗统和年间,韩昌入朝为官,初任侍卫将军。因精诚能事,受辽圣宗赏识,升任契丹户部使兼飞龙院事,又转任知上京副留守。任职期间,韩昌又受承天太后萧燕燕的重视,升为东京留守,后又任上京留守、中京留守。
开泰元年(1012年),韩昌的四伯父辽朝大丞相、晋王韩德让去世后,韩昌被调回朝廷重用,被封为北枢密院副使、北院宣徽使,位列九卿,与韩德让举荐的接班人耶律世良同掌北枢密院。之后,韩昌又升任南面都部署,顺义军节度使。又改任武定军节度使,后移任辽兴军节度使、彰武军节度使、五州制置使。
因功勋卓著,太平四年(1024年),辽圣宗复授韩昌为辽兴军节度使,封“忠勤守节功臣”,授平、滦、营等州观察、处置、巡检、屯田、劝农等使,加封崇禄大夫、检校太师、同政事门下平章事(衔同宰相),使持节平州诸军事、平州刺史、上柱国、漆水郡开国侯。
太平七年(1027年)三月二十四日卒于辽兴军节度使官邸(今河北省卢龙县境内),享年53岁。“国人闻之,咸云罢市;天子闻之,谓曰辍朝”。当年十月二十八日,归葬于辽上京西北之屈劣山(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白音罕山)韩氏家族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