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谢深甫

谢深甫(南宋中期宰相)

谢深甫
谢深甫(1139年—1204年),字子肃,号东江,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南宋中期宰相。南宋乾道二年(1166)进士。历任嵊县尉,昆山县丞,浙漕考官,青田知县。被荐于朝,宋孝宗召见,询用人之道,授籍田令,调大理寺丞。江东大旱,任常平提举,制订并推行救荒措施,缓和灾情。绍熙元年(1190)后,升右正言,调起居郎,临安府尹。宋光宗称施政宽猛得中,升吏部侍郎,兼给事中。议事持正力争,每遇希恩幸进者,光宗常说:“恐谢给事不可。”庆元六年(1200)拜右丞相,封鲁国公。嘉泰二年(1202)八月,修成《庆元条法事类》(截止于庆元间朝廷颁发各种法令汇编)。有人上言朱熹、蔡元定为伪学,被谢深甫掷书,斥为狂妄。金国使臣入朝,不按礼仪,谢深甫以理力屈金使,终使如仪。宁宗称“守法度,惜名器”。为相稳健,以少傅致仕。卒后因孙女谢道清为宋理宗皇后,追封信王,又改封卫王、鲁王,谥惠正。著有《东江集》。概述图片来源

  • 子肃
  • 东江
  • 所处时代南宋
  • 民族族群
  • 出生地台州临海
  • 出生日期1139年
  • 逝世日期1204年
  • 主要作品《东江集》
  • 本名谢深甫
  • 官职右丞相、少傅
  • 谥号惠正
  • 追封信王→卫王→鲁王
  • 葬处五十八都环翠山

聪明好学

谢深甫年少时颖悟异常,并刻志为学。学习时拿井水放在脚上防困。父亲谢景之临终前对妻子说:“这个儿子乃是重器,一定会光大我们家。你要好好督其力学。”

乾道二年(1166)中进士。宋孝宗召见,询问用人之道,谢深甫建议不用妄诞矫激、趋时徇利的人,而应进用德才兼备的人才。孝宗喜之,谕宰臣曰:“谢深甫奏对雍容,有古人风”。

政绩显著

谢深甫像初授嵊县尉,因政绩显著。为邑人钱端礼荐为昆山县丞,不久出任浙漕考官,“一时人物皆在选中”。后任青田知县,为侍御史葛邲、监察御史颜师鲁、礼部侍郎王蔺等荐于朝,乃除籍田令,迁大理丞。江东大旱,擢任常平仓提举,制定救荒条目,“所全活一百六十余万人”。

绍熙元年(1190年),除右正言,迁起居郎兼权给事中。

绍熙二年(1191年)为临安知州,三年(1192年)除工部侍郎,进兼吏部侍郎。四年(1193后),再兼给事中。

谢深甫出身贫寒,少怀大志,力学成才。从任嵊县尉、昆山丞、青田知县等小官起,即以办事精当,声闻远播。许多人都推荐他有廊庙才。

官拜宰相

宁宗庆元元年(1195)四月,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迁参知政事,再迁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二年(1196)正月除参知政事,三年(1197)正月兼知枢密院事,四年(1198)八月除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六年(1200)闰二月徐右丞相,庆元六年(1200年),进金紫光禄大夫,拜右丞相、封申国公、进岐国公、改封鲁国公。自御史中丞兼侍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谢深甫知临安府时,光宗称其“为政得宽猛之中”。任给事中时,光宗近侍人员恃恩干进,谢不为动,再求,光宗亦以“恐谢给事不可”拒绝。任丞相时,宁宗也以“守法度,惜名器”相称。

嘉泰元年(1201年),欲归隐林泉,宁宗不许:“卿能为朕守法度,惜名器,不可以言去”。召坐赐茶,并御笔书《说命》中篇及金币以赐。拜少保,授醴泉观使。二年(1202年),拜少傅,遂致仕,享年66岁。

嘉泰三年(1203)正月以病重致仕,拜少傅,次年卒。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