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郭昕

郭昕(唐代安西大都护)

郭昕
郭昕(?—约808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州)人。唐朝将领,寿州刺史郭敬之之孙,汾阳王郭子仪之侄。出身华阴郭氏。安史之乱后,郭昕奉命巡抚河西、安西等地,抵御吐蕃进攻,担任安西四镇节度使留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遣使入朝,受封检校右散骑常侍、御史大夫、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封武威郡王。唐兴元元年(784年),授检校尚书左仆射、安西四镇节度使。郭昕下落不明。有观点认为他在唐元和三年(808年)吐蕃攻陷龟兹后以身殉国。

  • 所处时代唐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州)
  • 逝世日期808年
  • 主要成就镇守安西
  • 本名郭昕
  • 官职御史大夫、安西大都护、检校左仆射
  • 爵位武威郡王
  • 家世太原郭氏分支华阴郭氏家族

郭昕,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州)人,出身华阴郭氏。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河西军镇多被吐蕃攻陷。永泰二年(766年),朔方节度大使、中书令郭子仪奏请朝廷遣使巡抚河西、安西等地,并请置瓜、沙、甘、凉、肃诸州长史,云麾将军、左武卫大将军郭昕奉命前往巡抚河西、安西等地,后来担任安西四镇留后。与此同时,曹令忠正在坚守北庭。安西、北庭二都护府和沙陀、回鹘相依,吐蕃久攻不下。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郭昕与伊西庭节度使曹令忠一起派使者借道回鹘赶赴朝廷上奏情况。唐德宗对他们进行了嘉奖,任命曹令忠为北庭大都护兼伊西庭节度使,赐姓名李元忠;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并且诏令四镇将士均按等级破格提拔七级。

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五月,朝廷分别加封郭昕、李元忠为尚书左、右仆射,郭昕由四镇节度观察使升任四镇节度使。此时,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仍控制西域五十七国及十姓突厥。

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杨袭古继任伊西、北庭节度使。吐蕃急攻沙陀、回鹘部落,加之唐朝在事实上已经放弃了对西域的控制,北庭、安西变得孤立无援。

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中国高僧悟空回国,经疏勒镇,见到镇守使鲁阳;到于阗镇,见到镇守使郑据;到龟兹,见到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武威郡王郭昕;到焉耆镇,会见镇守使杨日佑,说明这时安西四镇仍为唐军镇守。

安西最后陷落的时间,史料并无确切记载。安西四镇中的于阗陷落于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有学者推论,安西最后的陷落时间是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郭昕的下落亦无任何记载。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