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之,字敬之,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州)人。身长八尺二寸(唐尺),声如洪钟,二目有神,落腮胡须,风度闲雅,望之有神仙之态。
始任职涪州录事参军,转瓜州司仓、雍州河北府右果毅,加游击将军、申王(李成器)府典军、金谷府折冲,兼左卫长上,原州别驾。迁扶州刺史,未上,除左威卫中郎将,兼监牧南使、渭吉二州刺史。侍中牛仙客韪君清节,奏授绥州,迁寿州。累加太中大夫、上柱国。以天宝三载(744年)春正月十日遘疾,终于京师常乐坊之私第,春秋七十有八。郭敬之先后任四州刺史,所涉及地域面非常广阔,从东到西、南到北,几乎遍及祖国各地。唐朝官员迁徙赴任,交通工具主要是车马船舶,这样远距离、大范围的迁徙,而且所经各地的气候、地貌、风俗差别很大,有利于开阔人的眼界,增长人的见识。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二月,当时名将郭子仪日渐显贵,深得朝廷尊重。为此,唐肃宗按惯例,下诏追赠郭子仪的父亲郭敬之为太保、祁国公,谥号“贞懿”。
唐穆宗即位,追赠懿安郭皇后的曾祖父、赠太保祁国公郭敬之为太傅(太傅比太保地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