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高语罕

高语罕(高超、世素、高大炮)

高语罕
高语罕(1888—1948),安徽寿县人。早年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就读。1907年毕业回国,到安庆从事秘密反清活动。1908年参加熊成基领导的马炮营起义。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安徽青年军秘书长,与陈独秀结识。1920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出版《白话书信》五编,宣传社会主义思想。5月组织芜湖学社,创办《芜湖》半月刊。1923年参与组织成立芜湖劳工会,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4月出席在武汉召开的国民党安徽省一大,被选为省党部执行委员。1928年转去上海,参加中共春野书店支部活动,参与指导太阳社文艺工作。与陈独秀过从甚密,对陈独秀极表同情,思想逐渐靠拢。1929年11月被开除共产党党籍。后到北平北京大学任教。1932年冬陈独秀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高语罕逃到香港任教。1939年5月随陈独秀定居四川江津,与陈独秀合译《大英百科全书》。1942年5月陈独秀逝世,高语罕帮助料理后事。此后移住陈铭枢家中,撰写古体诗。1948年因病逝世。 

  • 中文名高语罕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安徽寿县
  • 出生日期1888年
  • 逝世日期1948年
  • 职业革命家
  • 毕业院校日本早稻田大学

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安徽青年军秘书长 ,与陈独秀结识。1912

年赴山东青岛任教。1915年后在上海以写作谋生,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为《新青年》撰文。1916年秋,赴芜湖任省立第五中学学监兼授英语。在该校创办学生自治会,并创办商业夜校二所,支持蒋光慈、钱杏邮、李克农等组织安社。1919年发动学生联络芜湖各校掀起声援北京五四运动的学生爱国斗争,7月被解职。转任第二农业学校教员,积极推动学生赴法勤工俭学。同年冬离校去上海。1920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重返芜湖五中任教。1921年初出版《白话书信》五篇,宣传社会主义思想。5月组织芜湖学社,创办《芜湖》半月刊。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