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猛,字景略,文昭皇后高照容与宣武帝权相高肇的侄子,自称是渤海郡脩县(今河北省景县)人。
西晋永嘉年间(307年~313年)六世祖高顾因躲避战乱,迁居到高丽。祖父高扬(《北史》作高飏),于北魏孝文帝在位初年,和其弟高乘信以及同乡韩内、冀富等人进入并归顺北魏,官拜厉威将军,封爵河间县子,高乘信官拜明威将军,朝廷都以客礼相待,赐给奴婢、牛马、彩帛。而且孝文帝纳娶高扬之女、高肇之妹高照容为妃,生子宣武帝元恪。高猛家族虽然声名狼藉但通过冒姓渤海高氏进入中原士族社会的核心圈子。高氏家族都笃信佛教,营建了许多佛教寺院
太和七年(483),高猛出生。
宣武帝即位后下诏让高扬嫡孙高猛袭封渤海公爵位,封高肇为平原郡公,高肇弟高显为澄城郡公,三人同日受封。
延昌三年(514年),宣武帝因为高肇的父兄高琨等人封赠虽久,竟不改葬。诏令高肇改葬。高肇自己不去,只派其高琨的儿子高猛改服往代,迁葬于乡。当时人以高肇没有见识,哂笑但不责备他。高猛嗣封。
高猛选尚长乐公主元瑛,即世宗(元恪)同母妹,高猛比其妻元瑛大六岁。拜驸马都尉,历位中书令。出为雍州刺史,有能名,入为殿中尚书。卒,赠司空、冀州刺史。出帝时,复赠太师、大丞相、录尚书事。公主无子。高猛尚公主之前,和一个情妇生了一个儿子,婚后不敢告知公主,临死才说出实情。公主便将其迎回为高猛送终。此子不久也去世,高猛无后继承。
正光四年(523年),高猛去世。高猛墓志未记谥号,据元瑛墓志,高猛谥号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