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崔隐甫

崔隐甫(唐朝大臣)

崔隐甫
崔隐甫(?-736),河北道贝州武城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人,隋朝散骑侍郎崔儦曾孙。开元初,为洛阳令,在职强正,无所回避。开元九年(721),自华州刺史转太原尹,吏民刻石颂之,再迁河南尹。十四年(726),累官御史大夫,受命召朝集使考课,一日而毕,咸云称职。素恶宰相张说,与御史中丞宇文融、李林甫劾罢之,玄宗疾其朋党,免其官。岁余复为大夫,迁刑部尚书,兼河南尹。二十四年(736),为东都留守,封清河郡公,卒,谥曰忠。

  • 本名崔隐甫
  • 所处时代唐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贝州武城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
  • 逝世日期736年
  • 官职刑部尚书、河南尹、东都留守
  • 追赠益州大都督
  • 爵位清河郡公
  • 谥号

《新唐书》

崔隐甫,贝州武城人。隋散骑侍郎儦曾孙。解褐左玉钤卫兵曹参军,迁殿侍御史内供奉。浮屠惠范倚太平公主胁人子女,隐甫劾状,反为所挤,贬邛州司马。玄宗立,擢汾州长史,兼河东道支度营田使,迁洛阳令。梨园弟子胡雏善笛,有宠,尝负罪匿禁中。帝以他事召隐甫,从容指曰:"就卿丐此人。"对曰:"陛下轻臣而重乐工,请解官。"再拜出,帝遽谢,与胡雏,隐甫杀之,有诏贳死,不及矣。赐隐甫百缣。

孙佺败绩于奚,擢隐甫并州司马护边,会兄逸甫疾甚,未及行,诏责逗留,下除河南令。累拜华州刺史、太原尹,入为河南尹。居三岁,进拜御史大夫。初,台无狱,凡有囚则系大理。贞观时,李乾祐为大夫,始置狱,由是中丞、侍御史皆得系人。隐甫执故事,废掘诸狱。其后患囚往来或漏泄,复系之厨院云。台中自监察御史而下,旧皆得颛事,无所承谘。隐甫始一切令归禀乃得行,有忤意辄劾正,多贬绌者,台吏侧目,威名赫然。帝尝诏校外官岁考。异时必委曲参审,竟春未定。隐甫一日会朝集使,询逮检实,其暮皆讫,议者服其敏。帝尝谓曰:"卿为大夫,天下以为称职。"

张说当国,隐甫素恶之,乃与中丞宇文融、李林甫暴其过,不宜处位,说赐罢;然帝嫉朋党,免其官,使侍母。岁余,复为大夫。迁刑部尚书,兼河南尹。帝还京师,即拜东都留守。累封清河郡公。卒,赠益州大都督,谥曰忠。

始,帝欲相隐甫也,谓曰:"牛仙客可与语,卿常见否?"对曰:"未也。"帝曰:"可见之。"隐甫终不诣。他日又问,对如初。帝乃不用。子弟或问故,答曰:"吾不以其人微易之也,其材不逮中人,可与之对耶?"隐甫所至絜介自守,明吏治,在职以强正称云。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