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氏嫁赵匡胤次子赵德昭后人赵希瓐,但由于宋帝位一向并非由赵德昭这一脉后人继承,赵希瓐已与皇室血缘十分疏远,而他在生时并没有任何封爵,只当过小官,故赵希瓐与全氏生活与平民夫妻无异。全氏后来生赵与莒及赵与芮两子。赵与莒七岁时,赵希瓐逝世,全氏带两子返娘家绍兴,三母子在当保长的兄长家寄居,一直到赵与莒十六岁。
宋宁宗因八名亲生子皆幼年夭折,故立其堂侄赵珣为太子,赵珣于廿八岁时英年早逝,宁宗改立沂王赵竑为太子,沂王王位于是悬空,宁宗命宰相史弥远找寻品行端正的宗室过继给沂王,继承王位,而史弥远将此任务交了其幕僚余天锡。余天锡回乡应考科举,途经绍兴遇着大雨,在全保长家中避雨,于是认识了全氏及赵与莒兄弟。余天锡知赵与莒兄弟为赵氏宗族,也觉得兄弟二人行为得体,认为是合适人选继承沂王,故向史弥远推荐。史弥远接两兄弟往临安亲自考量,也认为兄长赵与莒为继承沂王的合适人选,故于嘉定十四年(1221年)将赵与莒选入宫内,赐名贵诚,继承沂王王位。
太子赵竑一向不满史弥远专权,声言继位后立即要贬抑史弥远,史弥远立心去另立新君。嘉定十七年(1224年),宋宁宗驾崩,史弥远联同杨皇后假传宁宗遗诏,废太子赵竑为济王,立沂王赵贵诚为新帝,是为宋理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