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经历
蔡徵,字希祥,侍中、中抚军将军景历的儿子。幼年聪敏,精于识字,记忆力强。六岁时,拜见梁朝吏部尚书河南褚翔,褚翔,字仲举,感叹蔡徵聪敏悟性高。七岁,母丧,服丧如成人礼。继母刘氏性格剽悍残忍,对他不讲道理,蔡徵供奉侍候更加谨慎,从来没有怨恨的神色。蔡徵本名蔡览,蔡景历以为他有王祥的品性,替他改名蔡徵,字希祥。
梁朝为官
梁朝承圣初年,高祖为南徐州刺史,召蔡徵为补迎主簿,不久授太学博士。天嘉初年,改任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历任外兵参军事、尚书主客郎,任职期间以理事干练为人所称道。太建初年,改任太子少傅丞、新安王主簿、通直散骑侍郎、晋安王功曹史、太子中舍人,兼东宫领直,中舍人照旧。父丧离职,服丧终了,袭封新丰县侯,授戎昭将军、镇右新安王谘议参军。
陈朝为官
至德二年,改任廷尉卿,接着为吏部郎。改任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掌韶诰。不久授左民尚书,与仆射江总知撰五礼事。接着加宁速将军。后主器重他的才干,任用寄望日趋加重。改任吏部尚书、安右将军,每十天去束宫一次,在太子面前论述古今得失和当时的政务。又韶令廷尉寺狱,事无大小,都采纳蔡徵的议论决断。不久有诏派蔡徵收募兵士,自为编制,蔡征善于安抚体恤士兵,很得人心,十天一个月之间,士兵已近一万。蔡征地位威望既重,加以声势逼人,众人议论都妒忌惧怕他。不久转为中书令,将军照旧。中书令清简无事,有人说蔡征有怨言,此事传到后主耳中,后主大怒,收夺他的人马,将要杀他,有极力谏静者,使他获免。
南岗决战
祯明三年,隋军过江,后主因蔡徵有才干可用,授他权知中领军。蔡徵辛勤劳苦,尽心尽力,后主嘉誉他,说道:“事平定后一定有报答。”到在钟山南岗决战,命蔡徵守宫城西北大营,接着令他督众军战事。城被攻陷,随通例入关。
隋朝为官
隋文帝听说蔡徵聪敏能干,召见他咨询,言谈中他总能领会旨意,但多年不调,很久,才任命为太常丞。历任尚书民部仪曹郎,转任给事郎后去世,其时六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