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有才
虞松,陈留人(《太平御览》引王隐《晋书》亦作“陈留虞松”;《述书赋》则称虞松是会稽人),是东汉九江太守边让的外孙。弱冠时就有文才。
虞松虞松曾跟随司马懿征伐辽东,奉司马懿之命作檄文。破敌后,司马懿又令虞松作露布。辽东平定,虞松跟随司马懿返还,又被司马懿辟为掾,那一年虞松二十四岁。之后虞松担任中书郎、太守(虞松任职时间不明,与下文不存在先后顺序)。
献计退敌
大将军司马师把持朝政时,虞松与傅嘏参计谋。
嘉平五年(253年),东吴太傅诸葛恪发动北伐,围攻合肥新城,蜀汉大将姜维也出兵围狄道。司马师对虞松说:“现在东西两方战事都很危急,而诸将情绪低落,这该怎么办呢?”虞松回答:“过去周亚夫坚壁固守昌邑,而吴、楚联军自败;有的事情似弱而强,有的则似强而弱,这不可不详察啊。如今诸葛恪调动全部精锐部队,足以大肆侵犯,而他却坐守新城,是打算和我军决战。如果攻城不克,求战不得,兵士劳累,士气低落,势必自行溃退。诸将不愿直接出击,这反而对您有利。姜维手握重兵而悬军深入,与诸葛恪遥相呼应,抢食我方麦子,没有长期作战的根基。他认为我们全力对付东方,西方必定空虚,所以才径直进兵。现在如果派关中诸军倍道急行,出其不意,他必定退走。”司马师称善,于是令郭淮、陈泰率关中之众解狄道之围,又令毌丘俭案兵自守,放任吴军攻打新城。最终果如虞松所料,姜维、诸葛恪都引军退还。
议论帝王
甘露元年(256年)二月,魏帝曹髦于太极殿东堂宴请群臣。时任给事中、中书令的虞松与荀顗、崔赞、袁亮、钟毓等人讲述礼典,并议论帝王优劣之差。曹髦认为少康优于汉高祖,只是因为记载缺失才导致了争论,虞松进言:“少康之事,距今久远,记载太少,因此自古及今,无人为少康说话,让他的美德没有公诸于世。陛下既垂心远古,考证历史,又发德音,赞少康之美,让他美誉流于千载之上,应将此记录成册,永垂后世。”曹髦不敢当。
《述书赋》称虞松最终担任魏中书令、大司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