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盛戎1915年8月25日,裘盛戎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外的一处大杂院,乳名“大群”,原名裘振芳。八周岁时,开始跟随父亲学戏。
1927年,被父亲送入富连成科班学戏,本该轮“世”字科,但因他带艺入科,升一级,按“盛”字排,取名裘盛戎,师从萧长华、孙盛文、王连平等。科班虽以学戏为主,但演出仍然是科班生活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裘盛戎由于是带艺入科,所以很快就得以登台演出,经常和同学们到前门外的广和楼戏园唱戏。1933年12月31日,裘盛戎父亲去世,当时裘盛戎正随科班在山东演出,等演出完毕才回京奔丧。
1934年,裘盛戎出科。出科不久,裘盛戎开始倒仓,但此时的家境不允许他暂时离开舞台在家保养嗓子,待嗓音恢复后再重登舞台,裘盛戎只好坚持演出,在北京上海之间搭班演出,更多地演一些偏重架子或武花脸的戏,或扮演一些配角以勉强维持生活。
20世纪40年代中期,金少山在上海演出,邀他合作《草桥关》《刺王僚》《白良关》,并与他合灌唱片《真假李逵》。这期间,他还与周信芳有较长时间合作,从麒派表演中汲取艺术营养充实自己的花脸表演技艺。
1947年,裘盛戎创立了“戎社”,首演于北京三庆戏院,打炮戏即更名《姚期》的头二本《草桥关》。虽是老戏,但他在唱念做上都作了新的处理,演出取得圆满成功。此后“戎社”经常在京津演出《铡美案》《战宛城》《打龙袍》《连环套》《牧虎关》《大探二》等戏,并将《姚期》多次改革加工,成为裘盛戎最具代表性之精品剧目。
解放后,裘盛戎与谭富英携手成立了“太平京剧社”(后更名为北京京剧二团),二人并挂头牌,合作演出新戏《将相和》《正气歌》《除三害》等。
1953年,赴朝鲜慰问。1955年,到香港演出。1956年,他加盟了北京京剧团,并任副团长。1961年1月,裘盛戎联袂马连良出演吴晗编剧的剧目《海瑞罢官》在北京首演,裘盛戎饰演徐阶。
1964年,裘盛戎参加了现代戏《杜鹃山》的创作和演出,他在剧中创造了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乌豆。同期,他还创演了另一出现代戏《雪花飘》。同年,与张君秋、马长礼、马连良等共同拍摄了戏曲电影《铡美案》。
裘盛戎1966年,裘盛戎被打成“反动艺术权威”,隔离审查,并被抄家。北京京剧团出演《海港》,只让他担任B角高志杨。裘盛戎深爱他的事业,逝世前两年,他尚在“控制使用”中,还随《杜鹃山》剧组去湘鄂赣体验生活。不久,他被查出患有肺癌,1971年扩散到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