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安娥夫妇合影(3张)安娥(1905—1976),1905年10月11日出生在河北省获鹿县一个书香之家,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八。1925年(民国14年)肄业于北京国立美专西画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即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在大连从事宣传、女工工作。1927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在上海中共中央特科从事情报活动,接受中共地下党派遣,前往担任中国国民党组织部调查科驻上海中央特派员杨登瀛的秘书,利用这个有利位置,将重要情报直接呈交给中共特科陈赓同志。同时开始诗歌创作,先后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32年,因叛徒出卖,中共机关遭破坏,安娥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4年,安娥为田汉的歌剧《扬子江暴风雨》作插曲,聂耳谱曲。1933年至1937年,她在上海参加进步文艺运动,曾任百代唱片公司歌曲部主任,与作曲家任光合作创作了大量旋律悦耳、意境优美的歌曲。
安娥工作地(百代公司——上海唱片社)旧址抗日战争初期,参与发起和筹建“战时儿童保育会”,1939年初冬,应第五战区政治部主任韦永成的邀请,安娥以《广西日报》战地记者的名义赴战区采访。后又带着病体,随丈夫田汉辗转 武汉、重庆、桂林、昆明等地,曾与冼星海合作谱写了参加台儿庄战役的第60军军歌。抗日战争胜利后回上海,1946年起在上海市实验戏剧学校执教。1947年去台湾小留。1948年10月,安娥与田汉经海路由沪抵津,由天津来到了华北解放区——西柏坡,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月31日,安娥与田汉跟随林彪的东北野战军在晨曦中进入和平解放的北平。
1949年以后,安娥先后在中共中央统战部、保卫部工作。后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实验话剧院、中国戏剧家协会任创作员。抗美援朝时期曾赴前线访问。1956年在河南访问期间突然中风、半身不遂,虽失去工作能力,但卧床期间仍潜心文学创作。1976年8月18日病逝,终年71岁。2008年,其作品经过编辑整理出版成书,名为《安娥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