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窦默

窦默(金末元初名臣、理学家、医学家)

窦默
窦默(1196年-1280年),原名窦杰,字汉卿、子声。广平肥乡县(今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城西村人。金末至元初时期名臣、理学家、医学家。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昭文馆大学士等职,累赠太师、魏国公,谥号文正。他的“流注八穴”、“补泻在于手指”、“莫如用针”、“气至沉紧”等针灸学说,对后世针灸医家颇有影响,对针灸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有《疱疡经验全书》《针经指南》等作品传世。

  • 别名窦杰(本名)
  • 汉卿,子声
  • 谥号文正
  • 所处时代金末元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广平肥乡
  • 出生日期1196年
  • 逝世日期1280年
  • 主要成就元初理学名臣对针灸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 主要作品《针经指南》、《标幽赋》
  • 本名窦默
  • 官职翰林侍讲学士,昭文馆大学士→太师(赠)
  • 爵位魏国公(赠)

窦默,初名窦杰,是广平肥乡县(今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城西村人。金末,避乱河南,从名医李浩学铜人针法;又南走德安(今湖北省安陆县),习读宋人理学著作。

元兵陷德安,杨惟忠招集儒释道之义。窦默应召北归,与姚枢、许衡等隐居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讲求理学。后又返回肥乡,教授生徒以经术之学。

忽必烈(元世祖)为藩王时,曾召见问治国之道,使其皇子皆从之学。忽必烈即位后,任命窦默为翰林侍讲学士。与姚枢、许衡同为忽必烈身边力主安定天下,节用爱民的代表性儒臣。

忽必烈起用善于理财的汉人王文统时,窦默与许衡、姚枢表示反对,遭到疏远。晚年又加至昭文馆大学士。

至元十七年(1280年),窦默去世,享年八十五岁。后累赠为太师、魏国公,谥号“文正”。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