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朱瞻堈

朱瞻堈(明朝第一代荆王)

朱瞻堈
朱瞻堈(1406年11月4日-1453年12月11日),明朝宗室,明仁宗朱高炽第六子,明宣宗朱瞻基异母弟,母亲顺妃张氏。永乐二十二年,明仁宗即位,以皇子封荆王。明宣宗宣德四年就藩江西建昌(今江西南城县)。明英宗正统十年三月,移国至湖广黄州府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从此开启了荆王一脉在蕲州的近两百年历史。明代宗景泰四年薨,年四十七,谥曰“宪”,由嫡长子朱祁镐嗣王位。

  • 所处时代明朝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406年
  • 逝世日期1453年
  • 本名朱瞻堈
  • 民族汉族
  • 谥号

册封荆王

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明成祖病逝;八月,成祖长子、皇太子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十月十一日,明仁宗第六子朱瞻堈被册封为荆王。

就藩江西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明仁宗病逝。仁宗长子、皇太子朱瞻基(1398—1435)即位,是为明宣宗。宣德四年(1429)八月,朱瞻堈就藩江西建昌(建昌府治在今江西南城县)。

扩建府宅

朱瞻堈嫌王府“窄隘”,宣德五年(1430)五月,上书请求将南城县司狱司官署迁址,以便扩建王府,又请求将县城附近的空闲田地,赐给王府做牧场。宣宗批准了。

进京被拒

宣德十年(1435)正月,明宣宗病逝,宣宗长子、皇太子朱祁镇(1427—1464)继位,是为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朱瞻堈上书请求将荆王府迁址,被明英宗以仁宗诏命驳回。正统六年(1441)四月,奏请赴京朝见,英宗以长途跋涉会让叔叔过于劳累为由婉拒。

重回京城

正统七年(1442)十月,太皇太后病重,思念远在各地的亲王,英宗只好派太监分赴各地召亲王们进京。正统八年(1443)二月二十日,朱瞻堈回到了阔别多年、渴望已久的京城。第五天,他进宫朝见皇帝明英宗,再次提出:“臣国(指封地)于建昌,僻处山隅,时有瘴疠,乞迁善地。”英宗碍于亲情,先是答应荆王就近迁到抚州,朱瞻堈不满意;英宗答应迁到长沙,朱瞻堈还是不满意,说长沙地势低洼,十分潮湿;英宗答应改迁到蕲州,朱瞻堈这才满意了。不仅如此,英宗居然还答应以蕲州卫为王府。

迁移蕲州

正统十年(1445)三月,朱瞻堈“移国湖广黄州府蕲州”。五月,英宗诏命荆王每年的禄米改由湖广布政司支给。十二天后,又诏命将赤东湖河泊所原上缴蕲州官府的鱼税,转缴给荆王府。但朱瞻堈并不满足,上书说“欲得蕲州赤东湖取鱼”,七月,英宗“特允所请”,但在诏书中嘱咐:“川泽之利,自昔有国者与民共之,叔宜体念此意。凡近湖军民取水灌田者,悉令如旧,不可禁绝。”英宗要求荆王严格管束王府的官员和护卫,不得借机生事扰人。

去世哀荣

景泰四年(1453)十一月十三日,朱瞻堈病逝,享年四十八岁。讣告传到朝廷,皇帝辍朝三日,赐谥曰“宪”。“宪”,是说他“行善可纪”。史称朱瞻堈为“荆宪王”。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