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周希孟

周希孟(宋代官员)

周希孟
周希孟(约1013~1054),字公辟,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年少通五经,尤精于《易》,与郑穆、陈襄为友。提倡经学,持经讲道。自宋庆历以后,历任州守如蔡襄、刘夔、曹颖叔等皆亲临学舍,询问经义,希孟之名益显。朝廷诏赐粟帛,命为将仕郎,试国子监、四门助教。至和初,病卒于家。著有《诗义》10卷、《易义》10卷、《春秋义》30卷、《杂文》2卷,皆佚。

  • 公辟
  • 所处时代
  • 民族族群
  • 出生日期1013年
  • 逝世日期1054年
  • 主要作品《易义》、《诗义》《春秋总例》《周四门文集》
  • 本名侯官周希孟
  • 籍贯南屿镇芝田村

周希孟,字公辟,父周仲敕赠国子监典簿文林郎,家学渊源。其年幼早慧,入塾课读时,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师命其赋诗,下笔就成。十岁便熟读《五经》,尤精《易》。家中亲朋戚友对他十分赞赏,谓他长大必光大门庭,乡人也引以为荣。其年轻时就任福州州学教授,是一位通晓古今,学问渊博的学者。其与太师文忠陈襄、国子监直讲陈烈、宝文阁侍制国子监祭酒郑穆,世称“海滨四先生”,共同提倡经学,持经讲道,门生七百余人。自庆历以后,历任福州太守的蔡襄、曹颖叔、刘夔等皆亲临学舍,询问经义。希孟之名益显,朝廷诏赐粟帛,命为将仕郎,试国子监四门助教,宋神宗加赠修职郎,理学贤儒,诏祀乡贤祠。刘夔、曹颖叔、蔡襄、曾伉等率从教门生七百余人,妆塑先生神像于九仙山嘉福院。著有祭文一卷,藏布政司礼房及侯官县礼房,子孙到府学拜祭,收领胙肉。

南宋景定五年(1264),福州百姓在乌石山上,为“海滨四先生”建造专祠奉祀,春秋两祭。

理学在闽中的发展,最初由周希孟等人倡导,后来杨时、游酢、胡安国等人热心传授,广为传播,后由朱熹集其大成。所以,“海滨四先生”有“闽学先驱”之称。

周希孟著有《诗义》十卷,《易义》十卷,《春秋义》十二卷,《周四门文集》二卷。

长乐人谢章铤在《刘紫山传》中给周希孟中肯评价:“嗟呼!吾闽自伸蒙子海滨先生以来,理学已萌芽矣。”

周希孟重视家庭教育,严格要求子女勤奋好学,尊老敬贤。在其影响下,子孙茁壮成长,人才辈出。长子周思赐进士及第,孙周伟再中进士,曾孙周抡、周擢双双高中进士……其派下十余人进士,堪称“稽今鲜有,旷古其稀”,世人钦羡也!

据族谱记载,唐光启元年(885年),芝田周氏始祖周维岳随王审知入闽,初卜居福州石井,至二世周汉迁侯邑六都芝田(今闽侯县南屿镇芝田村),至周希孟已有七世。周希孟故居在芝田村31号,据当地老人介绍,周希孟故居是芝田村现存最古老的房子,俗称祖厝、古厝,现村里的年轻人,多已不知道。故居始建于宋代,现为明代建筑,系院落式民居。坐北朝南,面阔6扇5间,进深5楹,穿斗式木构架,歇山顶;屋前石铺天井式庭院,周木构环廊;门头为清代建筑,单檐歇山顶;周围以砖土风火墙,建筑面积约有300平方米。整座院落保存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