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郑鄤

郑鄤

郑鄤
郑鄤(1594年—1639年),字谦止,号峚阳,明代常州横林人。进士郑振先之子,少有才名,随父讲学东林。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进士,因上疏弹劾阉党,被降职外调,回籍候补。天启六年,杨涟、左光斗等六君子遭魏忠贤阉党诬陷入狱,郑作《黄芝歌》寄予同情,乃遭削职为民。为免遭毒手,曾远遁江西、广东一带。崇祯立,始得返里。崇祯八年(1635)复起用,入京后,因批评内阁首辅温体仁,后遭温体仁诬陷,指使常州府武进县中书舍人许曦劾以“杖母不孝”和“奸妹”,刑部尚书冯英经过审理后,报告:“郑鄤假箕仙幻术,蛊惑伊父郑振先无端披剃,义假箕仙批词,迫其父以杖母。”十一月,郑鄤被捕入狱,备受毒刑,狱中作《痛沥奇冤疏》“疾痛呼天,一字一血,字忘溢格”。崇祯十二年(1639年)被凌迟处死。《瑞严公年谱》记刽子手把郑鄤的尸体肉一条条地出售。计六奇在《明季北略·磔郑鄤》一文中写道:“归途所见,买生肉以为疮疖药料者,遍长安市(指北京街市)。二十年前文章气节,功名显赫,竟与参术甘皮同奏肤功!”顾炎武作《陆贡士来复述昔年代许舍人曦草疏攻郑鄤事》诗:“梅福佯狂名字改,子山流落鬓毛侵。郑鄤著有《峚阳草堂文集》和《峚阳草堂诗集》。

  • 本名郑鄤
  • 别称峚阳
  • 字号谦止
  • 所处时代明代
  • 出生时间1594年
  • 去世时间1639年

陆继辂《合肥学舍札记》云:“鄤以孝闻于乡里。初,郑太公有妾颇擅宠,而郑太夫人奇妒,素信二氏之教,太公因假扶乩之术,为神言责数之,且命与杖。鄤方少,叩头涕泣请代,赎母罪。通籍后,屡以直言忤乌程(温体仁),乌程思中伤之,谋于中书舍人许某。许某者,亦武进人也。诬奏鄤杖母,大逆不孝,而鄤弟号四将军者,受许赂,证成之。鄤不忍自明,以显二亲之过,遂论死。刘宗周、黄道周先后上疏申救甚力,为乌程所持,竟弃市。此事我乡少长皆知之。偶阅顾亭林诗,乃斥为‘宵人’,而深许许为义侠,又称代许草疏之陆贡士某者,为同方之友。亭林,君子也,其言将为百世所信,特申辨之。”

王世德《崇祯遗录》“八年己亥”条云:“内阁中书许曦,劾庶吉士郑鄤杖母奸妹,事下三法司、锦衣卫会审,杖母实,鄤服罪,奸妹始终不服。东林多为解救,而黄道周尤甚,余窃疑之。及国变,至毗陵,询其乡人,乃知道周为鄤所愚。盖鄤不孝名久著,道周过武进,住鄤家,鄤谬为孝谨,说母不去口。一日,母忽邀道周至内,流涕言鄤至孝,为外人所诬,喃喃数百言,激切动人。道周于是深信不疑,力为称誉,不知其母非母也,乳媪耳。至于居乡不仁,淫乱之恶,乡人犹切齿,而野史为之回护,真可愤也。”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