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赵岩

赵岩(后梁驸马)

赵岩
赵岩,原名赵霖,字秋巘,陈州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人。后梁太祖朱温女婿,忠武军节度使赵犨次子。早年参与抵抗黄巢起义军,迎娶宣武节度使朱温女儿。后梁建立后,授卫尉卿、驸马都尉,历任洺州都督、天威军使、右羽林统军、大内皇墙使、宿州团练使。支持朱友贞即位有功,担任租庸使、户部尚书。后梁灭亡后,赵岩为温韬所杀。赵岩为人谦和,食客常达百数人,礼爱画士,画好者便留其门馆,如胡翼、王殷。众画家作画,其耳濡目染,故所画人物、马匹,挺然高格,非一般人所及。画迹有《汉书西域传》《臂鹰人物图》《五陵按鹰图》等,著录于《宣和画谱》,《神骏图》著录于《珊瑚网》,传世作品有《调马图》《八达春游图》。

  • 全名赵岩
  • 别名赵霖、赵喦
  • 所处时代五代十国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河南淮阳县

早年

其父亲赵犨曾担任陈州刺史,并在883年在陈州(今河南驻马店)抵抗农民起义军黄巢部队的进攻。赵岩也参与作战。赵岩是赵犨的次子,在抗黄期间,他与叔叔赵昶、赵珝和哥哥赵麓一起在父亲的带领下作战。宣武节度使朱温也协助赵犨抵抗黄以及秦宗权。后来,随着朱温的权力不断增强,赵岩也娶了朱温的女儿(长乐公主)。秦最终于889年被唐军俘虏并被处决,不久赵犨也去世。

后梁太祖和朱友珪时期

907年,朱温逼迫唐哀帝禅位后称帝,结束唐朝统治并改国号为梁(后梁),赵岩被授予卫尉卿和驸马都尉。908年,他被任命为权知洺州军事,之后转任天威军使。十二月,授右羽林统军,改右卫上将军,充大内皇墙使。909年,他被任命为宿州团练使,不久再次掌管禁军。

912年,朱友珪在洛阳杀死朱温后即位,他将朱温之死归咎于朱友文并将其处决。然而,许多官员怀疑朱温是被朱友珪所杀。朱友珪即位后不久,赵岩与朱温的外甥袁象先和杨师厚一起策划推翻朱友珪拥戴朱友贞为皇帝。913年春天,袁象先派兵入宫,将朱友珪包围,朱友珪被迫自杀。袁象先和赵岩随后发送秘信给位于东都大梁的朱友贞。朱友贞在大梁登基,并将大梁作为首都。

朱友贞时期

由于赵岩对朱友贞即位有功,朱让他担任租庸使以及户部尚书。由于他的功劳以及与皇帝的亲戚关系,赵岩开始变得傲慢自大,并公开收受贿赂和礼物。他非常欣赏唐朝宰相杜悰的奢华生活。朱友贞不信任其他官员,只信任赵以及外戚张德妃兄弟四人(张汉鼎、张汉杰、张汉伦、张汉融)。这些人提出的建议曾使国家遭受灾难。例如,915年,由于朱友贞听从赵和邵赞的建议削弱天雄军并将一分为二,这导致了天雄军叛乱,并向晋王投降。917年,在赵的建议下,朱友贞计划在洛阳附近举行隆重的祭祀天地仪式,但敬翔反对,他认为国家负担不起典礼的费用和参加典礼的士兵的津贴。赵被指责的其他行为还包括:向皇帝推荐贪腐的李琪为宰相以及盗墓贼温昭图出任匡国节度使。

923年,晋王李存勗称帝,自称继承唐朝(后唐),随后两国在黄河附近展开激烈战斗。后梁在被后唐的李嗣源率军突袭丢失郓州后,朱友贞任命了王彦章为北面招讨使,王在对后唐作战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由于王与赵以及张氏外戚不和,赵和张氏外戚一再在朱友贞面前诋毁王,并将作战胜利归功于王的副手段凝。结果,朱罢免王,任命段为北面招讨使。

段凝对后唐发动了四路反击,核心部队由段本人和王晏球指挥,在天雄军节度使辖地领土与后唐皇帝李存勗对抗。李存勗听取康延孝及郭崇韬建议,渡过黄河与占领天平军的李嗣源会合,然后与段四路反击中较弱的一支王彦章军对决,并将其击溃,然后直接前往大梁,而大梁毫无防备。朱曾考虑逃往洛阳,但赵指出如果朱逃离,后梁禁军可能会发动兵变,因此朱放弃逃亡打算,而是留在大梁,等待段能返回驰援大梁,但段并没有这么做。

但同时赵本人也计划逃跑。由于赵和温韬(即温昭图)关系友好,赵逃到了匡国节度使的驻扎地许州。赵逃离后不久,由于后唐军即将攻破大梁,朱友贞被迫自杀,后梁统治瓦解,温韬首先佯装热情地欢迎赵,然后杀死了赵,并将赵的头颅献给李存勗。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