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经历
赵明诚出生官宦世家。父亲赵挺之官至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赵明诚是第三子,还有两位兄长。赵家良好的教育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了赵明诚日后从事金石所具备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鉴赏能力。
赵明诚自小喜爱金石碑刻。赵明诚幼时读了欧阳修的《集古录》,他很敬佩欧阳修的治学精神,这也坚定了赵明诚投身金石研究的决心。父亲赵挺之在徐州为官的时候,年仅九岁的赵明诚就从当地收集了两块古代碑刻。十七八九岁的时候,他因藏物丰富、鉴赏眼光独到而在汴京的文物收藏圈享有一定声名了。他的姨父,著名诗人陈师道在外地为官的时候,都不忘为这个外甥搜罗藏物。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赵明诚和礼部员外郎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结婚。李清照自幼聪慧过人,少时便有诗名在外,她也喜好金石文学。两人婚后共同研习赵明诚从相国寺带回来的碑文。就这样,赵明诚夫妇成了金石、书画收藏和研究事业、志趣相投,情投意合的伙伴。赵明诚和李清照婚后,过了一段幸福的生活。赵明诚为官之后,家里有了收入来源,夫妻俩节衣缩食,家中钱财都拿去购买了金石字画。有时遇到昂贵的、夫妻俩也没有足够多钱财买下的字画或者碑文,都只能遗憾的放弃。崇宁年间,有人拿了一幅南唐名画家徐熙的《牡丹图》出卖,不过卖的人要20万钱,这对于赵明诚夫妇来说是一笔不小的钱财,夫妇俩对这幅画爱不释手,最终因为付不起钱只得放弃。
入仕为官
崇宁二年(1103年),赵明诚结束太学求学生活出仕入官。宋朝为官有“三舍法”“门荫”制度。赵明诚是通过哪种制度为官没有相关的史料记载。但是由于在宋朝宰辅地位尊崇,朝廷有系列优崇宰辅的措施,因此学者诸葛忆兵认为赵明诚依靠“门荫”制度为官的可能性更大。赵明诚的两个哥哥都是进士,赵明诚受其父亲恩荫得以在京城为官,不过刚开始为官时是什么官职也没有相关史料记载。
随着父亲赵挺之官位高升,赵明诚在仕途上也一帆风顺。崇宁四年(1105年)三月,赵挺之拜相,六月,赵挺之称病罢相。罢相时徽宗以“以挺之之子存诚为卫尉卿、思诚为秘书少监、明诚为鸿胪少卿。挺之辞不敢当,乞收回成命,诏答不允。”得益于宰辅之子的身份,赵明诚出仕后短短几年就官拜六品鸿胪寺少卿。
被诬夺官
元祐(1086年-1094年)以后党政争斗不断,新旧两党交替执政,使得社会矛盾愈加尖锐。徽宗为了挽回这种趋势,企图恢复神宗年间王安石推行的新法,特意改元崇宁,任用蔡京为相。赵家属于蔡京阵营,而李克非出于苏门,自然就和蔡京站在了对立面上。赵、李两家在激烈的党争中下,实际成了完全对立的两派。
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宋徽宗通过大赦天下,毁元佑党人碑等手段使党争得以缓和,但是赵挺之和蔡京的矛盾上升了。到了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蔡京再度拜相,两个月后赵挺之被迫称病离开宰相位置。赵挺之心力憔悴,在家闲居不久便郁郁去世。赵挺之去世仅仅三天,蔡京就唆使其党徒收集赵挺之的黑料,诬陷赵挺之结交富人,收受贿赂,贪赃腐败。同年七月,赵挺之死后被罢免官职。在蔡京的指使下,大兴刑狱。在此之前,赵挺之老家已经从密州迁往青州。此时,开封府与青州两地开始逮捕赵挺之的亲戚、子弟,赵明诚兄弟锒铛入狱。所幸关于赵挺之的指控没有获得事实依据,但蔡京指使党羽攻击赵挺之在元佑年间被元佑大臣所用,在宰相位置上庇护元祐党人。徽宗稀里糊涂的认可了蔡京给赵挺之组织的罪名,将赵挺之的三个儿子罢免官职,赶回老家闲居。
避居青州
赵明诚书法(2张)大观元年(1107年),被罢官后赵明诚携妻李清照返回青州老家,虽然是被迫回家居住,但是赵明诚和妻子李清照爱好乐趣与旁人不同。夫妇俩将青州的日常居所取名为“归来堂”,李清照还将自己的居所取名为“易安室”,都取之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在这期间,赵明诚夫妇倾尽全力收集整理金石书画,他们的日常生活极其简朴,李清照说自己“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无明珠、翠羽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赵明诚曾经出仕,手中积蓄足以支撑夫妻俩的生活。这时候赵明诚集中精力搜集金石书画,李清照协助整理校勘,“皆是正讹谬,去取褒贬”,“摩玩舒卷,指摘疵病”。白天时间不够,晚上继续工作,常以“夜尽一烛为率”。
避居青州期间,赵明诚得《唐登封纪号文》,《秦泰山刻石》,《汉司空残碑》,并邀友人鉴赏蔡襄《进谢御赐书诗卷 》,为徐铉《小千字文》真迹作跋,也曾留题于《千佛殿记》碑侧
再次为官
政和元年(1111年),赵挺之冤案得以昭雪,他的三个儿子也相继恢复官职,再度进入官场。
宣和三年(1121年),赵明诚结束十余年屏居青州的生活,再次出仕任莱州(今山东莱州市)郡守。莱州三年,在繁忙的公务之余,赵明诚呕心沥血将《金石录》初步装帧完成,里面还夹有驱除蠹虫的芸签,外面束着淡青色的丝带,每十卷为一帙(函)。公事之余,他每晚校勘二卷,跋题一卷。
宣和四年(1122年),赵明诚在《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四》题跋。宣和五年(1123年)赵明诚作《唐富平尉颜乔卿碣跋尾》。
宣和三年(1121年)到宣和五年(1123年)是赵明诚官场最得意的三年。初到莱州,这里民风彪悍、地痞流氓鱼肉乡里,当地官吏也充当恶势力的保护伞。赵明诚到任之后先拿吏治开刀,严惩贪官污吏。这期间他还多次微服私访,深入民间,体察民情,还破获多起大案。由于赵明诚的勤政,莱州的吏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肃清,民风归于淳朴。赵明诚自认在莱州的这几年实现了他“牛刀小试”的梦想。
赵明诚在郡守的职务上,做官与收藏两不耽误。他是一个清正廉洁、严于职守的官,这自然与家风有关。赵明诚不是腐儒愚笨之辈,即使政治军事才干不具备出将入相之才,也远在一般人之上,面对复杂的人事民情,冤假错案,处理起来基本上游刃有余,从不拖泥带水,在周围百姓官吏眼里,他是有威信有权威的人。既是郡守,赵明诚全面负责主持治安防务、赈灾救济、统领财赋事务、司法事务,并负有监察保举之责。他忙得团团转,有时一连几天在外奔波,或在下属县域处理政务。稍有空闲,就将精力放在文物上。
赵明诚还是朝廷的有功之臣。靖康元年(1126年),许景衡在朝廷任中书舍人时,曾记有《赵明诚转一官制》云:“敕,逋卒狂悖,惊扰东州。尔为守臣,提兵帅属,斩获为多。今录尔功,进官一等。”在当时情况下,在郡守那样一个位置上,恐怕任谁也必须那么做,不仅合情合理,履职守责,而且还要被看作是当机立断,大智大勇之行为。
南渡离世
宋高宗建炎年间,金人多次渡江南侵,南方兵乱四起,烧杀劫掠,民不聊生。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亡国前后,赵明诚和李清照还在淄洲。赵明诚接到家训母亲郭氏在江宁府(今江苏升南京市)病逝,赵明诚匆忙赶回去奔丧。在赵明诚奔赴江宁的路上,江宁发生了骚乱。江宁守臣傲慢放荡引起了军校周德不满。周德发动叛乱控制了江宁府,但是动乱很快平息了。赵明诚刚到江宁不久就接到了朝廷的敕令。任命他为朝散大夫、直龙图阁知江宁府兼江东经制副使。赵明诚在江宁的稳定生活非常短暂。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建康城中发生了御营统制官王亦发动的兵变。赵明诚即将改任湖州知府,但是听闻此消息的赵明诚没有组织反抗而是和通判毋丘绛、观察推官汤允恭半夜缒城逃走。事后母丘绛和汤允恭都受到了处分,赵明诚因此罢官。但是到了建炎三年五月,高宗任然任命赵明诚为湖州知府,这时候赵明诚在池阳(今安徽贵池)。从靖康国难以来,赵明诚一直以来,劳心劳力,没有片刻的喘息时间。从汴京陷落,国破家亡到母亲病逝,千里奔丧。在这近三年的时间里,赵明诚东奔西走,心力憔悴。建炎三年夏,赵明诚在奔赴建康的途中感染疟疾,自此一病不起。赵明诚性急,得了疟疾会浑身发烫,为了尽快好起来。赵明诚服用了凉药柴胡、黄芩等。错误用药导致赵明诚病情加重,生命垂危。八月十八日,赵明诚取笔墨作绝笔诗。诗成之后,撒手人寰,享年49岁。
历经朝代
大事记朝代皇帝年号元丰四年(1081年),赵明诚出生北宋第六位皇帝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熙宁(使用时间:1068年-1077年)元丰(使用时间:1078年-1085年)太学求学北宋第七位皇帝宋哲宗赵煦 (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 )元祐(使用时间:1086年-1094年)绍圣(使用时间:1094年-1098年)元符(使用时间:1098年-1100年)1、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与女词人李清照结为夫妻2、崇宁二年(1103年)出仕为官3、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被罢官4、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再次为官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建中靖国(使用时间:1101年)崇宁(使用时间:1102年-1106年)大观(使用时间:1107年-1110年)政合(使用时间:1111年-1118年)重和(使用时间:1118年-1119年)宣和(使用时间:1119年-1125年)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赵明诚升任江宁府知府,次年又出任建康府知府北宋第九位皇帝宋钦宗赵桓(1100年~1161年)靖康(使用时间:1126年-1127年)建炎三年病逝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3日—1187年11月9日)建炎(使用时间:1127年5月-1130年)绍兴(使用时间:1131年-116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