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氏出生于雍正九年(1731年)正月二十九日。巴林氏为蒙古镶红旗人,很大机会是在外八旗选秀中被指定为内廷主位,惟因档案缺失而未知巴林氏的入宫年份及初始位份 。
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之前,已进宫封为那常在,四月十二日诏封为那贵人(《为纂修玉牒咨查婉嫔等旗分及舒妃父家姓氏职名事致总管内务府》这份档案提到“……内务府咨称查得婉嫔系乾隆二年五月十二日晋封贵人,庆嫔、颖嫔系乾隆十三年四月十二日晋封贵人……”)。
颖嫔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诏封那贵人为嫔;六月初八日行颖嫔册封礼。
封号“颖”对应的满文为“susultungga”,意为完善的、聪慧的。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诏封颖嫔为颖妃,十二月十八日卯时行颖妃册封礼。在册封礼举行之前的十一月二十一日,乾隆帝赏予颖妃一盘珊瑚朝珠。十二月初,乾隆帝又以贵妃、妃、嫔等接册宝,赏予颖妃等人一些银两。
乾隆二十九年 (1764年) 三月二十二日,颖妃下学规距女子一人封武常在。
清人绘《弘历岁朝行乐图轴》中的颖妃(左),时为那贵人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八月二十九日,和硕和嘉公主报病急;九月初一日身在热河的乾隆帝下旨,命留京办事王大臣通知章嘉活佛和留在北京的皇贵妃等人,要他们去公主府探病;九月初六日,储秀宫皇贵妃、景仁宫颖妃等前来公主府探视公主。怎料,在九月初七日,和嘉公主病情急变,皇贵妃急忙带着颖妃、婉嫔、和静公主、和恪公主,以及在寿康宫寡居的皇子福晋们赶到公主府,去见公主的最后一面;九月初十日,皇贵妃带领着颖妃等人前往和嘉公主府吊丧。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六月初一日,颖妃和和孝公主抵达遥亭子。初二日刚启程去热河,却下大雨,桥梁冲毁,复返回遥亭子。乾隆帝认为颖妃的病情、和孝公主的疮症刚见好,行程过远,难免颠簸受累,迟几日抵达亦无不可。此外,著寄信予丰绅殷德,视水退后,即催上紧架桥,再行启程。《永璘秘档》记载:“常宁传旨赏颖妃、十公主、丰绅殷德奶饼一匣,系格格进的计九十六个。”
乾隆帝禅位前夕,颖妃从景仁宫搬到了永寿宫居住。
嘉庆三年(1798年)四月十五日,太上皇乾隆帝敕旨:“颖妃在位年久,且年届七旬,著加恩封为贵妃。”;十月,因要册封颖贵妃及芳妃,永寿宫、储秀宫进册宝、册印。嘉庆帝称为颖贵太妃,并和婉贵太妃一同居于寿康宫中。
嘉庆五年(1800年)二月十九日薨逝,享年七十岁。
嘉庆六年(1801年)二月十三日,颖贵妃金棺葬入裕陵妃园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