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扬四海
颜之仪幼年聪颖善悟,三岁时能读《孝经》。长大后,博览群书,喜好写词赋。曾经进献《神州颂》,文辞典雅富丽,梁元帝亲手写敕书回应说:“枚乘双辈人,都能与梁王交游,应贞两代人,都以文学著称。我寻求才子,心中的郁塞大得宽慰。”
西魏平定江陵后,颜之仪按照规定迁到长安。北周明帝任命他做麟趾殿学士,以后逐渐升迁为司书上士。宇文邕刚册立宇文赟为太子时,高规格地为太子选择师傅,选颜之仪为侍读。宇文赟后来征讨吐谷浑,在军中有不轨行为,郑译等人都因不能辅助纠正而受到宇文泰责罚,只有颜之仪因为屡次劝谏而获得奖赏,当即被宇文邕拜为小宫尹,封平阳县男,食邑二百户。
直言敢谏
宇文赟即位,迁任上仪同大将军、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爵,增加食邑一千户。这以后宇文赟搞起刑法政治来胡闹偏执,越来越昏愦放纵,颜之仪冒犯龙颜来回进谏,即使不被采纳也始终不停,很遭宇文赟的忌恨,但由于是老相识,也就每每对他宽大了。等到宇文赟即杀王轨时,颜之仪坚持进谏,宇文赟大怒,想将他也一块法办,后来因他诚实正直,并无私心,才放过了他。
触怒杨坚
宇文赟去世,刘昉、郑译等伪造遗诏,以杨坚为丞相,辅助少主宇文阐。颜之仪知道不是皇帝的旨意,拒绝听从。刘昉等人草拟诏书、署完名字后,逼迫颜之仪跟着署名,颜之仪厉声对刘昉等人说:“主上升天,继嗣之子年幼,辅政重任应该落在宗室里的人才身上,现在皇亲之中赵王(宇文招)年龄最大,论血缘、论道德,都该寄以重任。大人们备受朝恩,应当想着尽忠报国,怎么一下子就将皇家大权送给别人!我颜之仪只有一死罢了,不能欺骗先帝。”这时刘昉等人知道他不可压服,便代替颜之仪署名而发行。杨坚后来索要符玺,颜之仪又正色说:“这是天子的东西,自有主人,做宰相的为什么要?”杨坚因此大怒,命令把他拉出去,准备将他处死,但是想想他在民众中的声望,也就算了,把他下放为西疆郡太守。
重新启用
开皇元年(581年),杨坚登基,下诏将他征回京师,进爵为新野郡公。
开皇五年(585年),官拜集州刺史,在任期间州内清平安宁,各民族百姓都很喜欢他,次年交接回朝,从此赋闲在家,不再做官。
开皇十年(590)正月,颜之仪按照惯例上朝廷去进见,杨坚望到后就认出了他,命令带他到御座前,对他说:“碰见危难勇于献出生命,在大节骨眼上能够不被动摇,古人也难做到,我能用什么来给爱卿呢!”于是赏赐铜钱十万、大米一百石,开皇十一年(591年)冬天去世,终年六十九岁,有文集十卷流传于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