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杨翠喜

杨翠喜(清末民初京剧和河北梆子演员、歌妓)

杨翠喜
杨翠喜,清末民初时期京剧和河北梆子女演员、歌妓。她被卖给养父杨茂尊,杨茂尊让她学戏,并为她取名翠喜。后开始在天津协盛茶园、大观园等戏园唱花旦戏,戏目有《梵王宫》《红梅阁》《拾玉镯》《卖胭脂》等。杨翠喜得到大观园戏院的聘请,她声名鹊起,一时为女伶之冠,她还是中国最早的京剧女伶之一。

  • 别名陈二妞、二妞儿、春囡
  • 所处时代清末民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日期约 1889年
  • 主要成就一时为女伶之冠是中国最早的京剧女演员之一
  • 本名杨翠喜

关于杨翠喜的身世,历史上有各种样本的说法,有人认为她是北京通县人,天津西青区人,还有人认为她是江苏人,杨柳青人。有说法是,杨翠喜生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原来的姓名不详。

有一种说法是:杨翠喜原名春囡,父亲姓金,江苏人,因为家境贫寒,7岁就被卖给了一个孙姓的大户人家,不但能吃饱穿暖,而且还和教书先生学了一手非常好的蝇头小楷。谁知道在她12岁时,孙家败落,孙母带着她来到天津投奔亲戚,过了几年安稳日子后,孙母病故,她又被卖到津门伶人杨慕林家中。杨慕林虽没有正式唱戏,但在天津已经是小有名气的票友,他之所以买来春囡,就是为了教她唱戏。由于春囡十分聪明,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已经能够登台了,杨慕林就给她取名杨翠喜。

杨翠喜旧照(18张)一般的说法是:她是直隶通州人,家中十分贫穷,十二岁时,随父母到了天津,当时正闹义和团,很不太平,他们逃避到了天津东北的芦台镇。义和团闹得最凶时,一家人无以为生,杨父不得已将翠喜卖给了陈某。(还有一种说法,杨翠喜本姓陈,小名二妞儿,原籍直隶北通州,幼年家贫被卖给杨姓乐户,从师习艺,取名杨翠喜。)八国联军攻破天津后,陈某携翠喜回天津,居城中的白家胡同,与杨茂尊为邻居。未几,陈某将她转卖给了杨茂尊,杨茂尊之妻即翠喜的养母为杨李氏。从此,杨翠喜沦为歌妓。当时天津的声伎,称一时之盛。有叫陈国璧者,购得两名幼女,一名翠凤,一名翠红,在天津上天仙演出,特别叫座,大赚其钱。杨茂尊对此特别羡慕,就和陈国璧商量,让杨翠喜跟翠凤等学戏,专演花旦,所演《拾玉镯》《珍珠衫》《卖胭脂》等。杨翠喜十四岁的时候,在侯家后协盛茶园初次登台,此后在天津协盛茶园、大观园等戏园唱花旦戏,渐渐地露了头角,但人气并不旺,收入甚薄。16岁时,杨茂尊带她到哈尔滨去演出。两年之后她回到天津,得到大观园戏院的聘请,声名鹊起,开始叫响津门,引来众豪客捧场,一时为女伶之冠。那会儿,翠喜已十八岁了。不久,杨翠喜受聘天仙园,一月可获包银八百元。她得到天津富商王益孙、直隶候补道段芝贵等人的竞相追捧。1903年,大姐翠凤被段芝贵花钱买走,新鲜了一阵之后,又被段芝贵送给他的干爹袁世凯。二姐翠红也没在戏台上唱多久,就被天津某商户买去做妾,从此息影舞台。唯独翠喜,因为年轻貌美,而且唱戏有人缘,陈国璧把她视为取之不尽的聚宝盆,无论谁出多大的价钱也不肯把她出手。

杨翠喜曾是天仙茶园最红的河北梆子女演员,因为身长玉立,走起台步有弱柳迎风之姿,扮出戏来有沉鱼落雁之貌;敢于做戏,表情细腻、真切,大受看客青睐。特别是那些绅商富贾、大吏豪客,常专为她到茶园来捧场。连名士李叔同也与她交谊深厚,耐心为她指点艺事。此外,杨翠喜还表演京剧,她是中国最早的京剧女演员之一。中国京剧女演员杨菊秋原习河北梆子,她的河北梆子老师就是杨翠喜。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