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徐禧

徐禧(宋朝人物)

徐禧
徐禧(1035年-1082年),字德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诗人徐俯之父,中国北宋时期变革派大臣、军事家。徐禧出身于重视教育的耕读之家,后娶黄庭坚姐为妻。初被任为镇安军节度推官、中书五房学公事。后被任往桂州核查军费开支并考察两广民生,后因功被升任为右正言、直龙图阁,权御史中丞、泾源经略安抚、马步都总管,领中丞御史、不久后改任给事中。元丰五年(1082年),西夏20万大军进犯永乐城,徐禧“狂谋轻敌”,亲临前线指挥,被西夏军围困截断水源,激战数十天后,永乐城被攻破,徐禧以身殉国,其著有奏议72卷,文集若干,均佚。

  • 德占
  • 所处时代北宋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
  • 出生日期1035年
  • 逝世日期1082年
  • 主要成就参与永乐城之战
  • 主要作品《治策》
  • 本名徐禧
  • 死 因战死于永乐城之战

少有志度,博览周游,以求知古今事变、风俗利疚,不事科举。熙宁初,王安石行新法,禧作《治策》二十四篇以献。时吕惠卿领修撰经义局,遂以布衣充检讨。神宗见其所上策,曰:“禧言朝廷用经术变士,十已八九,然窃袭人之语,不求心通者相半,此言是也。宜试于有用之地。”即授镇安军节度推官、中书户房习学公事。岁余召对,顾问久之,曰:“朕多阅人,未见有如卿者。”擢太子中允、馆阁校勘、监察御史里行。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