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徐邈

徐邈(东晋时期官员)

徐邈
徐邈(343年~397年),字仙民,徐广之兄。东莞姑幕(山东省莒县)人。

  • 本名徐邈
  • 所处时代东晋时期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山东莒县
  • 出生日期343年
  • 逝世日期397年
  • 主要作品《谷梁传注》《五经同异评》
  • 主要成就中书侍郎
  • 父亲徐藻

永嘉之乱时,其祖澄之与同乡臧琨等率子弟及乡邻千余家南渡,落户于京口(今江苏镇江)。东晋孝武帝“招延儒学之士”,经太傅谢安的举荐,于44岁时补中书舍人,在西省侍帝。对皇帝提出有关文学方面的问题,徐邈不是循章逐句地去讲,而是“开释文义,标明指趣”,因此很受皇帝的器重,升任散骑常侍,仍在西省。皇帝高兴时,常作诗以赐臣下,但诗才平平,诗文粗俗,为维护皇帝的声誉,徐邈常先将其诗修改誊清,经皇帝重览,然后发出。

太傅谢安去世后,或非或是的议论都有,徐邈劝中书令王献之对谢安的葬仪加殊礼,因而对稳定局势起了很大作用。此时,徐邈转祠部郎。他的同事好友豫章太守范宁,欲派议曹到下属县了解情况,并给予“讯问官长得失”的权力。邈致书范宁,对范的作法婉转地提出了不同意见,并说君子之行,不要靠耳目打小报告办事,“自古以来,欲为左右耳目者,无非小人,皆先因小忠而成其大不忠,先借小信而成其大不信。遂使君子道消,善人舆尸,前史所书,可为深鉴。”后徐邈升任中书侍郎,专职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时太子尚幼,帝甚钟爱,东宫文武官员,皆一时之俊,以徐邈为东宫前卫率,领本郡大中正,授太子经。徐邈虽在东宫,仍朝夕入朝,参议朝政,修饰文诏,拾遗补缺,帝嘉其谨密。

晋安帝即位后,徐邈任骁骑将军,397年(隆安元年)病逝。著有《正五经音训》和《谷梁传注》、《五经同异评》等。长子豁,任太常博士秘书郎。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