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熊禾

熊禾(宋末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熊禾
熊禾(1247~1312年),字位辛,一字去非,号勿轩,晚号退斋。宋末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建阳崇泰里(今莒口乡)人,世居云谷鳌峰之阳熊墩。熊禾幼年颖慧,有志于濂、洛、关、闽之学。他探访朱熹的门人辅广,拜其为师,游历浙江,受业于刘敬堂,得朱熹晚年同黄干论学的要旨。咸淳十年(1274年)熊禾登进士,受任汀州(今属福建)司户参军,颇有政绩;宋亡之后隐居山林。熊禾以继朱子学为己任,苦心收集资料。他与至友胡一桂讲论17年,互相勉励切磋,注《易》、《诗》、《书》,重纂《春秋》,纂修《仪礼》,书未成,于元皇庆元年(1312年)去世。

  • 本名熊禾
  • 字位辛、去非
  • 号勿轩、退斋
  • 所处时代宋末元初
  • 民族族群
  • 出生地建阳崇泰里
  • 出生日期1247年
  • 逝世日期1312年
  • 主要成就继承并弘扬了朱子理学

南宋灭亡之后,熊禾誓不仕元,“遂束书入武夷山”(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在五曲晚对峰构筑了供隐居学习之用的"洪源书室"。

隐居之初,熊禾以崇高气节和精深学识吸引了一大批学者和文士,人们尊其为师长,同其研讨义理。为此,熊禾开始在书室讲学。"四方来学者云集,粝食涧饮,日以孔孟之道相磨石龙"(民国《崇安县新志》),因而盛誉天下。当时的学者名流,如胡庭芳、詹君履等人都曾特来拜访,而求学者更多得难以计数。熊禾为此着手改建书室,将"洪源书室"扩建为"洪源书院"。当时的胡庭芳虽为易学大家,造诣颇深,名重一方,但也经常到洪源书院与熊禾论道;熊禾亦有多篇文字送胡庭芳,阐发自己的理学精要。

熊禾十分敬仰朱熹。他在卜居武夷山的12年中,通览朱子诸书,选择其中精要者辑为一册《文公要语》,为人们研习朱熹的思想、理论,提供了极有益的帮助。而在洪源书院居住期间,熊禾还分别撰写了《重修武夷书院疏》、《重建朱文公神道门疏》,以弘扬朱子之学。

熊禾在武夷居住十二年后回到家乡熊墩,在鳌峰之麓重建鳌峰书院,讲学著述,以奉先圣,继承理学道统。后因书院门对云谷,改称云谷书院,引四方学者接踵而至。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