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吕不韦列传》载:“子楚母曰夏姬,毋爱。……秦王立一年,薨,谥为孝文王。太子子楚代立,是为庄襄王。庄襄王所母华阳后为华阳太后,真母夏姬尊以为夏太后。”
《史记·吕不韦列传》里记载,夏太后于秦王政七年(公元前240年,早于华阳太后十年)薨。华阳太后与孝文王合葬在寿陵,夏太后子庄襄王葬芷阳,所以夏太后自己选择单独葬在杜东,说:“东望吾子,西望吾夫。后百年,旁当有万家邑。”《史记·吕不韦列传》载:始皇七年,庄襄王母夏太后薨。孝文王后曰华阳太后,与孝文王会葬寿陵。夏太后子庄襄王葬芷阳,故夏太后独别葬杜东,曰:“东望吾子,西望吾夫。后百年,旁当有万家邑”。《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七年,彗星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将军骜(蒙骜)死。以攻龙、孤、庆都,还兵攻汲。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吕不韦列传》等史料的记载,夏太后本来是秦昭襄王嬴稷的太子安国君嬴柱的夫人。在众多夫人当中,安国君嬴柱最宠爱的是华阳夫人,而夏太后(那时还称作夏姬),并不得宠,虽然她为安国君嬴柱生了一个儿子,也没有逃脱被冷遇的命运。就连儿子嬴异人(后来改名为嬴子楚)也早早被送到赵国作人质。
战国时期,诸侯之间互相以王室的子孙作为质子,这些质子的命运也经常随着两国的关系起伏。由于秦国经常攻打赵国,子楚在赵国的日子并不好过,备受冷遇,生活困顿。
夏姬得不到宠爱,在太子安国君嬴柱(即后来的秦孝文王)的二十多个儿子当中,她的亲生儿子公子嬴异人(嬴子楚,即后来的秦庄襄王)自然也得不到父亲的重视,继立为嫡子的可能性几乎微乎其微,以至于后来被送到赵国作为人质。后来大商贾吕不韦以商人的眼光发现了这宗奇货,于是利用他干起了倒卖国王的买卖。在吕不韦的策划下,公子嬴异人顺利成为华阳夫人(注:安国君嬴柱正夫人,受宠,但不能生育)的嫡嗣,后来在秦孝文王嬴柱薨后得以继承秦国王位,尊其养母华阳后为华阳太后,尊其生母夏姬为夏太后。
但子楚仅仅在位三年就去世了,儿子嬴政继位,这就是后来的秦始皇。秦始皇当时还仅仅是个十三岁的孩子,一切国家大事都由相国吕不韦操控。秦始皇的母亲原本只是吕不韦身边的一个舞女,被子楚看中后,吕不韦将其给了子楚。子楚死后,秦始皇年少,其母时常与吕不韦私通,秦始皇对其母的作为深恶痛绝,但在当时也是无可奈何。那时,华阳太后和夏太后就成为秦始皇惟一能够倚重的长辈。
夏太后一直到嬴政继位七年后,也就是他二十岁之时才去世。此时秦始皇已经长大成人,慢慢开始掌握政权,当时周王室已经灭亡,秦国也达到了国力最为强盛的时刻,统一六国的战争陆续开始了,那正是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由于当时周王室已不存在,没有了周天子的束缚,加之秦国国力强盛,所以夏太后得以天子所享的礼制“天子驾六”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