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夏侯夔

夏侯夔(南北朝时期南梁将领)

夏侯夔
夏侯夔(483年-538年),字季龙。谯郡谯县人。南北朝南梁时期名将,尚书左仆射夏侯详次子、豫州刺史夏侯亶之弟。夏侯夔在南齐末年为荆州刺史萧宝融府僚,在萧颖胄、萧衍等西军举义时,与父兄同为西朝臣僚。南梁建立后,历任太子洗马、中书郎、大匠卿、吴兴太守等职。普通七年(526年),出任信武将军、司州刺史。后改为北司州刺史,累官至右卫将军,封保城县侯。自中大通四年(532年)起,接连镇南豫州、豫州,并加使持节、督七州军事。大同四年(538年),夏侯夔在州镇去世,年五十六。获赠侍中、安北将军,谥号“桓”。夏侯夔为人豪奢,礼敬贤才,府中文武幕客常满座。他为将十余年,先随名将裴邃平义州之乱,北伐寿阳;后更督率二将连破三关,收取广陵;再败魏将元显伯部,克楚城,绝义阳北道。镇豫州七年,修水利,勤农桑,养部曲万人,甚有声绩。清人朱轼赞其“武略既振,复能留心民事,用克怀柔远近,保固边圉”,有卫文公之遗烈。

  • 别名夏侯季龙
  • 季龙
  • 所处时代南北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谯郡铚县
  • 出生日期483年
  • 逝世日期538年
  • 主要成就屡败北魏,攻降二州;治理豫州七年,声绩远播
  • 本名夏侯夔
  • 官职云麾将军、豫州刺史、督七州军事
  • 爵位保城县侯
  • 追赠侍中、安北将军
  • 谥号

历诸僚佐

夏侯夔为南梁开国功臣夏侯详的次子。在南齐末年,夏侯夔最初担任南康王萧宝融(即后来的齐和帝)荆州刺史府的行参军一职。齐和帝中兴(501年-502年)初年,夏侯夔改任司徒掾属。在此期间,夏侯夔与父亲夏侯详、长兄夏侯亶同在西朝(齐和帝名义下与东昏侯相抗衡的政权)供职,为江陵政权的臣僚。

天监元年(502年),南梁政权建立,夏侯夔先后历任太子洗马、太子中舍人、中书郎等职。

入内出外

天监六年十二月(508年1月),夏侯详逝世,夏侯夔为父服丧,因而离职。服丧期满后,升任大匠卿。在任内,夏侯夔奉命督造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中的太极殿。

普通元年(520年),夏侯夔担任邵陵王、信威将军萧纶的长史,代管将军府及邵陵国事务。同年,出任假节、征远将军,伺机北讨。不久后,夏侯夔入朝为给事黄门侍郎。

普通二年(521年)六月,义州刺史文僧明叛降北魏。七月,夏侯夔随信武将军裴邃平叛,在檀公岘击破北魏署任的义州刺史封寿,进围义州州府。不久后,封寿请降,义州被梁军收复。

普通三年(522年),夏侯夔接替其兄夏侯亶任吴兴郡太守。旋即改任假节、征远将军,并兼领西阳、武昌二郡太守。

普通五年(524年)至普通六年(525年)间,裴邃两次进攻北魏寿阳城,“攻狄丘、甓城、黎浆等城,皆拔之。屠安成、马头、沙陵等戍”,又大破魏军五万人。夏侯夔亦参与此役。

普通七年(526年),夏侯夔被征入朝为卫尉,尚未就职,又被改授为持节、督司州诸军事、信武将军、司州刺史,领安陆郡太守。

攻降二州

大通元年(527年)正月,萧衍敕命谯州刺史湛僧智统领所部进攻北魏的东豫州,夏侯夔则督率壮武将军裴之礼、直阁将军任思祖出义阳道,连破北魏的平静、穆陵、阴山三关,“所至皆克”。

战事一直持续到九月,湛僧智已将北魏东豫州刺史元庆和围困于广陵城中,并攻破广陵城郛,迫使元庆和在内城“筑栅以自固”。魏将元显伯率军赴援,也被湛僧智击破。此时,夏侯夔自武阳关(义阳三关之一)引兵助湛僧智,断绝魏军归路。十月,夏侯夔兵至广陵城下,元庆和在重压之下,遣使请降。夏侯夔念及湛僧智围城之功,想要让他主持受降仪式,湛僧智却说:“元庆和想向您投降,不愿降于我,我如今前往,一定违背了他的本意。而且我所统领的都是应募入伍的乌合之众,不能以军法统御。您治军向来严整,一定不会对广陵城有侵凌的暴行,招降纳附,正是恰如其分的。”夏侯夔于是登城,撤下魏军旗帜,改树南梁旗鼓,元庆和整兵出降,梁军顺利接收广陵防务,官民安定如旧,市井一无侵扰。在此期间,摄于夏侯夔的威严,众军都不敢妄动。广陵一役,梁军获男女四万余口、粟六十万斛。

元显伯得知广陵陷落,连夜撤退,夏侯夔指挥梁军追击,生擒魏军两万余人,斩获颇多(《资治通鉴》称“斩获万计”)。战后,夏侯夔改屯安阳,派偏师攻克楚城,“尽俘其众”,并移屯此城。义阳北道自此于魏境隔绝。

大通二年(528年)四月,北魏郢州刺史元愿达请降,萧衍命郢州刺史元树前往纳降,夏侯夔也从楚城出兵会师,遂留镇此州。萧衍改北魏郢州为北司州,以夏侯夔为北司州刺史,兼督司州。夏侯夔分兵进逼新蔡郡,并亲自领军攻毛城,被北魏尚书行台源子恭击退。

大通三年(529年),夏侯夔获加使持节,进号仁威将军,封爵保城县侯,食邑一千五百户。

中大通二年(530年),夏侯夔入朝为右卫将军,不久后即因生母去世而去职守孝。

总镇豫部

北魏南兖州刺史刘明举谯城投降,萧衍派镇北将军元树率军应接,并起用夏侯夔为云麾将军,命其伺机北讨。不久后,萧衍授夏侯夔为使持节、督南豫州诸军事、南豫州刺史。

中大通六年(534年),夏侯夔转任使持节、豫州刺史,督豫、淮、陈、颍、建、霍、义七州诸军事。

豫州连年遭战火涂炭,百姓流离失所,游荡无事。夏侯夔为改变这种局面,于是亲自率领军人在苍陵建造大堰,灌溉田地一千余顷,每年可以收获谷物一百余万石。这些粮食既可以充实仓储,又能救济贫民,豫州官民都颇为依赖此堰。

夏侯夔在豫州任职七年,声名远扬,远近之人都归附于他。夏侯夔养有部曲(私兵)一万人,战马二千匹,这些人都娴熟武艺、精悍强壮,号称“当时之盛”。

晚年及逝世

主词条:侯景陈庆之淮上决战

大同二年(536年),东魏定州刺史侯景领军七万入侵楚州,俘楚州刺史桓和,乘胜进抵淮上,遣使劝降南、北司二州刺史陈庆之。萧衍闻讯,命夏侯夔与湘潭侯萧退一并赴援。夏侯夔进军至黎浆时,陈庆之已击破侯景,夏侯夔遂撤兵归镇。

大同四年(538年),夏侯夔在豫州刺史任上逝世,享年五十六岁。萧衍闻讣讯后,下诏为他举哀,赐其家钱二十万、布二百匹,赠官侍中、安北将军,谥号“桓”。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