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吴芝瑛

吴芝瑛(中国民主主义教育家)

吴芝瑛
吴芝瑛(1867年一1933年) ,女,字紫英,别号万柳夫人。桐城县高甸人。近现代著名女书法家。生于诗书之家。父吴康之历任宁阳、禹城、蒲台、武城等地知县,所至皆“恤民兴学,不遗余力”。有《鞠隐山庄诗集》传世。伯父吴汝纶,系民主主义教育家。曾是曾国藩的入室弟子。夫为无锡名士廉泉,号南湖。南湖夫人吴芝瑛女士,任侠好义,好友秋瑾殉难,芝瑛冒死收尸义葬。

  • 中文名吴芝瑛
  • 国籍中国
  • 出生日期1867年
  • 逝世日期1933年
  • 出生地桐城县高甸(今属安徽省枞阳县)
  • 紫英
  • 别号万柳夫人
  • 吴康之

芝瑛自幼聪慧,静处深闺,博及群书,励志继承家学,工诗、文、书法邑人誉为“三绝”。年十九,嫁无锡文士廉泉,泉有诗名,人称“无锡才子”。

光绪二十四年(1898),芝瑛随夫移居北京。未及数载,以诗、文、书法闻名京师,慈禧太后曾召芝瑛入宫,对伊书法、文才甚为赞赏。期间吴芝瑛陈列了对《辛丑条约》的看法。她提倡“国民捐”,主张“产多则多,产少则少,无产则不捐”。

芝瑛居京时,与女侠秋瑾近邻,朝暮相处,遂成至交。唱和频繁,共斥清廷腐败,同抒报国情怀。在一次万柳堂的聚会中,吴芝瑛挥毫题写了一副对联赠给秋瑾:“今日何年,共诸君几许头颅,来此一堂痛饮;万方多难,与四海同胞手足,竞雄世纪新元。”

1904年,秋瑾去日本,旅费多赖芝瑛资助。不久芝瑛劝夫勿屈事清廷,遂南归,于上海曹家渡建“小万柳堂”居隐。

1907年,秋瑾于绍兴被害,尸体在绍兴街头曝晒数日,因为如领尸体便被视作同党,芝瑛闻讯,悲痛欲绝。秋瑾死后旬日,芝瑛冒死将秋瑾尸体“偷”回,并埋葬在西湖湖畔,芝瑛悲撰《秋女士传》、《秋女士遗事》。书中详记秋瑾平日行事、报国壮心及视死如归之大义,为后人研究秋瑾留下史料。又与盟妹徐寄尘营葬秋瑾于杭州西伶桥畔。作《西伶吊秋》七绝四首,并亲笔为墓碑题“鉴湖女侠秋瑾之墓”,又于住宅“小万柳堂”院内建“悲秋阁”,题联曰:“英雄尚毅力,志士多苦心”。在丈夫廉泉的全力协助下,义葬秋瑾于杭州西泠桥畔,徐自华撰写墓表,吴芝瑛书写碑文,勒之于石。她还在秋瑾就义的绍兴古轩亭口造“风雨亭”,在杭州南湖别墅内建造“悲秋阁”,以志哀悼。

当年,吴芝瑛、徐自华冒险义葬秋瑾的壮举令海内外革命志士极为振奋,深受鼓舞,却触怒了清廷的鹰犬爪牙。吴芝瑛一腔正气,毫无惧色,她致书两江总督端方,郑重声明:“是非纵有公论,处理则在朝廷,芝瑛不敢逃罪。”一时间,其命运受到各国舆论关注。英国《泰晤士报》在头版刊登吴芝瑛大幅照片,发表她的美国女友麦美德撰写的专文,声援吴芝瑛和徐自华。迫于中外舆论的强大压力,清王朝未敢贸然加害于二位女士。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