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生平
韦挺出身自关中望族京兆韦氏逍遥公房,少时与隋朝大丞相李渊的长子李建成关系交好。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大丞相李渊攻占长安,长子李建成被立为唐世子,封陇西公,召韦挺到其府中任祭酒。
亲善太子
唐武德元年(618年),唐朝建立,李建被立为皇太子。韦挺经过多次升迁,官至太子左卫骠骑、检校左卫率。与李建成的关系很亲密,是东宫官员中最受信用的人。
武德七年(624年),李渊带着李世民、李元吉去宜君(今陕西宜君)的仁智宫避暑。留在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李建成命庆州都督杨文干暗中召集士兵送往长安,准备趁此机会发动兵变。结果事情被人告发,杨文干起兵造反,被李世民平定。李渊没有处理李建成,而是认为东宫官员没有辅佐好太子,把韦挺等人流放到越巂(今四川西昌)。
贞观重臣
武德九年(626年),高祖李渊立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韦挺被召入朝任主爵郎中,不久后,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
贞观元年(627年),韦挺经王珪数次推荐,出任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吏部侍郎,转任黄门侍郎,再升为御史大夫,封扶阳县男。太宗对韦挺说:“卿担任御史大夫,是朕的意思,左右大臣没有为卿说情的!”韦挺说:“臣愚笨,不可以玷辱高位,并且不是功臣也不是旧臣,却位在藩邸故僚之上,希望让臣的职位靠后用来勤勉立功的人。”太宗没有听。
贞观六年(632年),当时承袭隋朝大乱,风俗败坏,人们不知教化。韦挺上《论风俗失礼表》及《议婚俗表》。同年,韦挺、中书侍郎杜正伦、秘书少监虞世南、著作郎姚思廉等人因上封事称旨,太宗设宴款待,称赞他们能够尽诚规谏,对他们大加赏赐。
拜相未果
不久后,韦挺改授银青光禄大夫,行黄门侍郎,兼魏王府事。当时魏王李泰受恩宠,太子李承乾多有过失,太宗有废立的想法,杜正伦将消息透露给了李承乾。魏王李泰乘机谋取太子之位,韦挺也参与其中。太宗得知后,将杜正伦贬官,对韦挺说:“朕已经处置了杜正伦,不忍心再以法令来处置卿。”将他改为太常寺卿。
当初,韦挺任御史大夫时,马周任监察御史,韦挺对马周很不礼遇。等到马周任中书令,太宗打算洗刷韦挺的罪名任用他为宰相,马周说韦挺很是刚愎自用,不是任宰相的大器,太宗于是停止了任命。
转运粮草
贞观十九年(645年),太宗打算亲征辽东,挑选主管运送粮饷的人时,马周说韦挺的才能胜任粗活,太宗同意。
韦挺的父亲曾担任隋朝营州总管筹划治理高丽,以前的书信都收藏在家里,韦挺将它呈上。太宗很高兴,对韦挺说:“幽州至辽东两千里没有州县,官军的粮草你要为朕征集。若是官军粮草充足,那就是你的功劳。你自己选择四品文武官员十人为副使,从幽、易、平三州各取士兵二百、战马二百自用。”下诏河北各州都受韦挺节制调度,允许他自行决断事务。太宗又亲自解下貂皮衣和宫中的马匹一起赐给了韦挺。
失期被废
韦挺到任后,派遣燕州司马王安德巡行渠道,造漕船转运粮食,自桑乾水抵达卢思台,去幽州八百里,渠塞不可通。韦挺认为正是严寒时节,不可运行。于是卸下粮食放在卢思台的旁边,修粮仓贮藏,等到流水解冻再运行。随即向太宗报告:“等官军到来,粮食必定充足。”太宗不高兴地说:“军队宁可行动缓慢,运粮之事不可推迟。朕想十九年出征,你却说二十年才能运粮,怎么办?”于是下诏书让繁畸令韦怀质前往韦挺处支度军粮,检覆渠水。韦怀质回朝后,弹劾道:“韦挺在幽州,每天置办酒席,不考虑职责,不前去巡视漕渠是否畅通,就造船运粮,走了八百里,才领悟不能这样,想前进不能,返回水流又干涸了。军队所需粮草,恐怕不如陛下原先设想的。”太宗怒,派遣将作少监李道裕代替韦挺,让治书侍御史唐临将他押送洛阳,废为平民,以平民的身份随军。
任上去世
贞观十九年四月二十六日(645年),唐军先锋部队攻破盖牟城,太宗下诏让韦挺率兵镇守,表示重新任用。盖牟城远离唐军主力,又与敌军新城接邻,因此战况激烈,日夜作战。韦挺对盖牟城战况十分担忧,又对运粮失期被罢官一事不满,便写书信给亲善的术士公孙常。后来公孙常因其他罪行自杀,韦挺的书信被发现,信中说道自己所驻守的城池战况危急,有感叹惆怅之意。太宗认为韦挺心怀怨恨,将其贬为象州刺史。
贞观二十年(646年),韦挺任象州刺史一年后,于任上去世,享年五十八岁。
后世追赠
垂拱二年(686年),韦挺的长子韦待位居宰相,上奏请求削减其官秩,用以追赠其父,作为补偿。武则天于是追赠韦挺为润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