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危素

危素(元末明初史学家文学家)

危素
危素(1303年-1372年),字太朴,号云林,抚州金溪(今江西抚州)人,唐朝抚州刺史危全讽的后代,元末明初历史学家、文学家、诗文家。危素早年出吴澄、范梈之门。元至正元年(1341年),以荐授经筵检讨,与修宋、辽、金三史,由国子助教迁翰林编修。历任监察御史、礼部尚书,至正二十年(1360年),拜参知政事,俄除翰林学士承旨。元末弃官居房山四年。明师将入大都,起为翰林承旨。明洪武二年(1369年),授翰林侍讲学士,曾被劾罢官一年。复职后御史王著等论其为亡国之臣,不宜列侍从,谪居和州,令守元末战死的名臣余阙庙以辱之,居两年而卒。危素受元代复古思潮的影响,强调追古学而明古道,推崇文道合一,认同于文章与世运相升降的看法,又将理明辞达视为文章的基本要求,体现出有元的实用主义文学观念。其文根植于理学,多创作序跋、记文、碑志等实用文体。危素在文坛有较大影响,是南方文人与大都的联系纽带之一,极受时人推重。然以元大臣而仕于明,颇为时论所不齿。其诗文皆以通达晓畅为特色,但应酬之作过多。著有文集五十卷奏议二卷、《宋史稿》《元史稿》,但均已散佚不传,仅存诗集《云林集》文集《说学斋稿》等。生平事迹见《说学斋稿》附录宋濂《危公新墓碑铭》《明史》卷二八五。

  • 太朴
  • 云林
  • 所处时代元末明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江西金溪白马乡(现黄通乡高桥)
  • 出生日期1303年
  • 逝世日期1372年2月27日
  • 主要作品《危学士集》
  • 本名危素

危素4岁开始读书,15岁便精通《五经》。他曾拜读于吴澄门下,并尊李存为师。吴澄对他十分赏识、大力引荐,得以广交文学名士。当时范梈、虞集、揭傒斯等人对他渊博的学识也很折服,另眼相待。

危素书法元朝至正元年(1341),经大臣引荐,出任经筵检讨,负责编修宋、辽、金三朝国史及注释《尔雅》。书成后,顺帝奖给金银和宫女,他不接受。五年,改任国子助教。七年,改任翰林编修,他负责编纂后妃等传和宫廷纪事,苦于没有现成资料,便用自己的俸金买动宦官和皇亲国戚,向这些人打探后宫有关情况,详细询问,亲自笔录,得以成史。十一年,升为太常博士,后任兵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工部侍郎、大司农丞。十七年,升礼部尚书。十八年,参中书省事,专任甘肃平章事,总西部兵马。他整治边防、任用贤吏,安抚边民,力图中兴,深得皇太子赏识,称他“澄清忠义,清白起家”。不久,进御史台治书侍御史、中书左丞。 至正二十年(1360),官拜参知政事。他“为人侃直,数有建白,敢任事”。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北闪电河北岸)宫殿失火,顺帝下令重建大安、睿思二阁。危素以民间疾苦,苦谏不要大兴土木,并亲自到河南、河北、江淮一带发钱、发粮,赈救灾民。二十四年,为翰林学士,奉旨出任岭北行省左丞。后弃官,隐居房山达四年,潜心史学著作。

至正二十八年(1368)闰七月,朱元璋部攻入大都,危素感到国破家亡,欲跳井自杀,但被他的诗友以“国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国史也”为由劝止。当朱军兵士要进史库时,危素急告镇抚吴勉,使《元实录》得以保存。

明洪武二年(1369),危素被任为翰林侍讲,与宋濂同修《元史》。朱元璋多次召见危素,询问元朝兴亡缘由,并令其撰写《皇陵碑文》。不久,危素被劾,罢官一年。后官复原职,兼弘文馆学士,并赐小车,免朝谒。太祖常赐酒宴与诸学士,并有诗词酬唱。危素呈诗虽在最后,往往独得太祖称赞,说危素“老成,有先忧之意”。皇帝对危素的宠信,引起某些大臣的嫉妒,御史王著等屡进馋言,说危素是亡国之臣,不应重用,危素被谪居安庆府城余阙祠(危家巷),令守元臣余阙祠庙。洪武五年正月二十三日(1372年2月27日),卒于安庆府城余阙祠前危家巷寓所,享年70岁,后归葬金溪高桥。学士宋濂为其撰墓志铭。

危素身经两个朝代,都曾任过大臣。但他是降臣,历代封建统治者出于忠君思想,对其并不放在重要位置上加以宣扬。《明史》和历代编纂的《抚州府志》和旧《金溪县志》,只将他放在“文苑”中予以介绍。其实,他在史学领域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宋、辽、金史本是危素执笔编纂,却被署名为元朝宰相脱脱主编,他成了次要人物。危素博学,善古文词。其诗歌创作在元末地位较高,影响较大。他的诗气格雄伟,风骨遒劲,诗作收集在《云林集》2卷中。他的散文被誉为元代一大家,有文集《说学斋稿》4卷。清人王懋称其文“演迤澄泓,视之若平易,而实不可及”。此外,还有《尔雅略义》19卷,以及《草庐年谱》《元海运记》等。在《太和正音谱》中有《危太仆后庭花》杂剧1本,王国维疑为危素所撰。他还精于书法,其书写的片纸只字,人们都爱珍藏。

元末明初,在中国学术界又出现赫赫声名的危素。大家都知道,要研究中国历史,“二十四史”是必不可缺的重要文献,而二十四史之中,宋、辽、金、元四史,就有危素的手泽,他对于传统文化的贡献,不言可喻。根据史载,他是江西人,早年在元室的朝廷上,就由于参加《宋史》《辽史》和《金史》的编修,而深负时誉。到了明代,他又与宋濂同修《元史》,更奠定了他在学术上的崇高地位。危素治史的严肃态度,十分值得后世学者效法,据说,当他修纂《元史》的“后妃列传”时,由于不信任手旁的现成资料,曾经特别买了许多食物送给一些白发宦官,设法获知了实际的情形,然后才下笔写书,一点儿都不肯敷衍马虎。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