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魏昂

魏昂(战国时期魏国公子)

魏昂
魏昂,又称作“公子昂”,也写作“公子卬”,战国时期魏国公子,魏惠王之弟。秦孝公二十二年、魏惠王三十年(公元前340年),秦孝公采纳卫鞅的建议,派卫鞅率兵伐魏,这就是第五次河西之战,魏国使公子卬率兵迎战,最终受骗被俘。魏惠王被迫献河西部分土地求和。

  • 中文名魏昂
  • 别名公子昂、公子卬
  • 职业将军
  • 出生地魏国
  • 相关事件马陵之战、河西之战

魏公子昂是魏惠王的同母弟,性格豪爽有才,还擅长吟诗作画,是一位标准的才貌双全的贵公子,有古君子之风。魏武侯时期,拜丞相公叔痤为师,和当时身为丞相府中庶子的公孙鞅关系很好,是一对关系比较密切的好朋友。

魏惠王十六年(西元前354年),公子昂为将军跟随庞涓出征赵国,当时孙膑刚刚逃回齐国,在田忌府中养伤,听闻魏国伐赵,齐王决定以田忌为帅,孙膑为军师,兵发魏国都城大梁,然后设伏打援,大破魏军于桂陵(史称“桂陵之战”)。齐国俘获庞涓及魏昂,由于魏国在桂陵之战后实力依然雄厚,在魏惠王付出千金之后,将公子昂赎回。

桂陵之战后三年,魏惠王任命公子昂为河西太守,魏昂为政威严,劝农修武,兴学养士,矜恤老幼妇孺,至三年,大治。魏惠二十九年(西元前341年),不甘于失败的魏国君臣再次兴兵攻打韩国,并准备袭击来救援的齐国军队。齐国再次以田忌和孙膑为将,围攻魏国大梁,利用激怒庞涓、制造逃亡假象的方法,将庞涓引自马陵,围歼了魏国10万大军,从此魏国最精锐的魏武卒全军覆没。

秦孝公二十二年、魏惠王三十年(西元前340年),秦孝公采纳卫鞅的建议,派卫鞅率兵伐魏,魏国派公子卬将兵迎战。卫鞅早年仕魏,与魏昂友善,因此决定利用这一关系,设计诱擒公子卬,以破魏军。他致书公子卬说:“我当初与公子相处的很快乐,如今你我成了敌对两国的将领,不忍心相互攻击,我可以与公子当面相见,订立盟约,痛痛快快地喝几杯然后各自撤兵,让秦、魏两国相安无事”。

魏昂认为可行,便前往赴会。卫鞅事先埋伏了甲士,会盟饮酒时,使伏兵袭击,俘获公子卬。秦军随即发起攻击,大破魏军。魏国在与齐、秦的两次交战中,俱遭惨败,国力空虚,魏惠王极为恐惧,派使者献部分河西地,与秦求和。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