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审邽像(2张)
王审邽三兄弟(系东晋名相王导第十七世孙)在开辟福建(时称闽国)时兴起的“开闽”王氏,王氏三兄弟史称“开闽三王”。
唐末,与兄王潮参加王绪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光启元年(885年),随军渡江南下。入闽后,协助兄王潮治理泉州七年,任泉州刺史达12年。勤政爱民,自奉俭朴,轻徭薄赋,重视农桑,疏江治港,招引外商,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经济。流民回籍者,借给牛犁,以供耕耘;为修庐舍,让其安居。又革新制度,兴办义学;奖励生产,不失农时,年年丰收,足食足兵,社会安定。设招贤院,广纳名儒硕士,发展文教事业。政绩显著。累封工、兵、户三部尚书,授威武军节度副使,封开国侯,赐谥武肃王。
生四子:王延彬(泉州刺史、检校太傅、开国候,赠侍中)、王延桢、王延美、王延武。
王审邽墓(2张)位于泉州市区东郊凤山之麓、草邦水库西北侧,距水库北岸约二、三百米。因王审邽墓陵在此,故又名“皇迹山”(皇者天皇,积者勋绩)讹称“皇绩山”。1998年,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审邽墓向南偏东15度,现墓地范围长100.85米,宽27.05米,占地面积2728平方米。坟丘为砖石结构,呈马鞍形,环砌灰砖,上部封土,墓室保存完好。墓前尚存花岗石条石铺砌埕地三级台座,长8.03米,宽2.93米,及残存墓身周围石基。墓碑书“唐武肃王王公审邽墓”。
1993年,海内外王氏族裔捐资修复,并重建4个坪台,设58级台阶。第三墓埕建四角石亭二座,内竖墓道碑铭、重修碑记各一方。第四墓埕置石雕文官、武士各2尊,石狻猊(狮子)、石羊各1对,石望柱1对,石碑坊一座。
王审邽“为人喜儒术,通《春秋》,善吏治。”他主政泉州12年,始终将儒家的仁政思想作为其施政取向。上任之后,他便把关注民生作为头等大事加以认真对待。他继续奉行大哥王潮治泉期间实行的“招怀离散”政策,遣人将背井离乡的泉州籍流民陆续召拢回乡,凡从外地返泉者均借给其耕牛及犁耙等农具,帮助和鼓励其到小溪场(今安溪县)、归德场(今德化县)等山区开垦梯田,重事农桑,发展经济。对房屋损坏不能栖身者,还协助他们修筑住宅,使之安居乐业。这些政策举措,体现了儒家倡导的民本思想,有力地促进了泉州的农业生产,使这些原来荒芜的山区“一年襁负至,二年田莱辟,三年民用足”。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既保证了官需民用,又增加了地方的财税收入。
王审邽自动尚儒,十分重视人才。主政泉州时,他创设招贤院,成为中国历史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一次里程碑式的举措。唐末,中原混乱,战争频仍,人民苦不堪言。而在王氏三兄弟治理下的福建,经济相对繁荣,社会安定,与中原地区民不聊生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照。于是,中原公卿士族遂相继入闽避乱。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使之为闽地发展服务,时任泉州刺史的王审邽便毅然作出了设立招贤院的决策,并派其子王延彬具体运作建院事宜。
《十国春秋·武肃王审邽》:唐 乾宁元年(894年),权泉州刺史;三年(896年)实授。
唐武肃王王审邽像乾宁四年(897年),加工部尚书。乾宁五年(898年),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户部尚书。
光化二年(899年),加兵部尚书、琅琊郡开国男。
光化三年(900年)加左仆射,进开国侯,寻授威武军节度副使。
天复二年(902年),加司空。天复三年(903年),加司徒,进封开国公,食邑七百户。”
道光《晋江县志·王审邽》:“唐·乾宁元年权泉州刺史,三年实授,四年加工部尚书,五年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户部尚书;光化二年加兵部尚书、琅琊郡开国男,三年加左仆射,进封开国侯,寻授威武军节度副使;天复二年,加司空,三年加司徒,进封开国公,食邑七百户。”
审邽笃信释老之教,崇信为善纳福因果,在经济发展同时,舍财修建大量寺院著名的有如城西隅清果院,供租谷二十余石;金地院,在晋江兴贤里(今紫帽乡),有寺产田地六百余亩。乾宁四年(897年)十一月,王审邽重建开元寺,佛殿、钟楼、经楼落成。开元寺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抵。其两旁是王审邽修大殿时增塑的四尊大佛,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是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佛,也叫五智如来。还大力修建道路、桥梁,便利行旅,颂声载道。
招贤院设在位于泉州西郊的南安县唐安乡修文里,院里建有馆舍,还筑有亭轩、水榭。竹径直达江边,可以放舟垂钓。
招贤院遗址《十国春秋·武肃王审邽》:“中原乱,公卿多来依闽,天复二年,即公元902 年,王审邽遣子延彬作招贤院礼之,振赋以财,如唐·右省常侍李洵、翰林承旨制诰兵部侍郎韩偓、中书舍人王涤、右补阙崔道融、大司农王标、吏部郎中夏侯淑、 司勋员外郎王拯、刑部员外郎杨承休、弘文馆直学士杨赞图、王倜、集贤殿校理归传懿,及郑璘、郑戬等,皆赖以免祸。”先后出入该院的名士还有秘书省正字徐寅,右拾遗户部员外郎、京兆府参军翁承赞和太学博士倪曙等人。
道光《晋江县志·王审邽》:“时中原多故,学士故老多避乱来依,审邽遣子延彬作招贤院礼之。如李洵、韩偓,王涤、崔道融、王标、夏侯淑、王拯、杨承休、杨赞图、王倜、归传懿、郑璘、郑戬等,皆赖以全。”
五代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时期,当时,闽属偏隅之地,其文化较之中原地区相对落 后。诸多文人名士从中原来泉州后,在招贤院内切磋学问,进行文学创作,使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在 泉州乃至八闽迅速传播,促进了福建及闽南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据统计,泉州招贤院的文人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诗篇, 被收入《全唐诗》及其他诗集的即达340余首。至此,尚文之风在泉州蔚然形成,“童蒙诱掖,学校兴举”,泉州因此获得了“海滨邹鲁”的美称。这一风气的形成,奠定了泉州的文化底蕴, 致使大批人才联袂而出。五代时,泉州中进士者6人。延至宋代,泉州中进士者就达862人(特奏名480人除外),其中五代至宋代,泉州先后有4人中状元;有8人位居宰辅之位。这一现象,在全国各州府中是极为罕见的。这些人才的迭出,与王审邽父子创办招贤院,使泉州形成好学之风,有着直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