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钱俶

钱俶(吴越末代国君)

钱俶
钱俶(929年-988年),字文德,初名钱弘俶,入宋后避讳,改称俶,小字虎子,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吴越武肃王钱镠孙,文穆王钱元瓘第九子,中国五代十国吴越国国君。后晋天福四年(939年),钱俶任内牙诸军指挥使、检校司空。钱弘倧在位时,钱俶参与主持相府工作。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12月,钱俶被拥立为吴越国王。在位期间实行休养生息、奖励耕垦。且继续奉侍中原朝廷、保境安民的政策。显德三年(956年),进讨南唐,克常州,取太湖,获胜而归。北宋建立后,他对北宋供奉不绝,并配合宋军攻南唐。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他献吴越国13州1军86县地于宋,削吴越国号,被宋封为邓王。端拱元年(988年)卒。终年60岁。钱俶在吴越时,曾募民垦荒,不收其税,故境内农业较发达。此外,他还重视商业及海上贸易,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钱俶一生崇信佛教,主持雕刻佛经多种。在吴越国境内广种福田,建造佛塔无数。著名的六和塔、保俶塔皆为其例。除建造佛塔外,还以私人名义刊刻大量佛经。1917年天宁寺改建时发现《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数卷,扉页上印有“天下都元帅吴越国王钱弘俶印《宝箧尼经》八万四千卷,在宝塔内供养”字样。1924年雷峰塔倒掉,在塔内发现的《宝箧尼经》,亦为钱俶所刻。此外,他还雕造过《应现观音像》等。

  • 全名钱弘俶
  • 别名钱俶、虎子(小字)、秦忠懿国王
  • 文德
  • 谥号忠懿王
  • 封号吴越国王(即位前),淮海国王(归宋后)、汉南国王、南阳国王、邓王、秦国王(北宋追封)
  • 所处时代五代末至北宋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吴越王宫功臣堂(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
  • 出生日期929年9月29日
  • 逝世日期988年10月7日
  • 安葬地河南洛阳(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
  • 前任吴越忠逊王钱倧
  • 主要成就首诛内衙指挥使何承训;励精图治,治理吴越国纳土归宋

继承王位

钱俶像公元947年,钱弘俶继承吴越国王位,继承了祖先留下的繁荣,也继承了祖先留下的遗训,对中原诸王朝贡奉之勤,海内罕有其匹。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在宋朝统一全国的政治攻势下,为保一方平安,钱弘俶更是倾国所有以事贡献。

宋建隆元年(960年),复兴杭州灵隐寺,请智觉延寿为中兴第一世。又迎请螺溪义寂讲法华经,特赐“净光大师”之号。复遣使赴日本、高丽,求取天台论疏,致令天台教观绷然而起。又于杭州建普门寺,于钱塘建兜率院等。

纳土归降

974年,赵匡胤讨伐南唐,矛头直逼江南。钱弘俶拒绝了南唐后主李煜的求援建议,出兵助宋灭南唐。南唐亡国后,吴越国唇亡齿寒。

钱俶立像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一月,钱弘俶祭别钱镠陵庙,失声痛哭:"嗣孙俶不孝,不能守祭祀,又不能死社稷。"悲伤得几乎不能站立。

曾封为“淮海国王”,八年改为“南汉国王”。端拱元年(988年)更封“邓王”,是年八月薨,后追封“秦国王”,谥号“忠懿王”。吴越国王钱弘俶墓志今陈列于洛阳古代艺术馆东展室,这方墓志是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国君”级墓志。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