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拓跋目辰

拓跋目辰(北魏宗室宰相)

拓跋目辰
拓跋目辰(?~479年),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北魏宗室大臣,桓皇帝拓跋猗迤后代。亢直耿介,初为羽林郎,随太武帝拓跋焘南征。高宗拓跋浚即位,迁侍中、尚书左仆射,封南平公。谋诛权臣乙浑,拥立文成帝拓跋弘即位。孝文帝即位,迁司徒,封宜都王,出任雍州刺史。太和三年(479年),贪好财利,坐罪伏法。

  • 本名拓跋目辰
  • 别名元目辰
  • 所处时代北魏
  • 民族族群鲜卑
  • 出生地代郡平城
  • 逝世日期479年
  • 主要成就随军南征 谋诛乙浑 拥立献文帝
  • 官职羽林郎 侍中 左仆射 司徒 雍州刺史
  • 爵位南平郡公→ 宜都王

宜都王拓跋目辰,桓皇帝拓跋猗迤后代。起初任羽林郎跟随太祖拓跋焘向南征伐至长江。高宗文成帝拓跋浚即位,因劳绩屡经升迁到侍中、尚书左仆射,封南平郡公。乙浑谋划作乱时,目辰和哥哥拓跋郁商议要杀乙浑,事情泄露拓跋郁被诛杀。目辰逃跑隐藏得以免死。

显祖献文帝拓跋弘即位,有有决定策略的功勋。高祖孝文帝元宏即位,升为司徒,封宜都王,任雍州刺史,镇守长安。目辰性格正直强硬,不结朋党,朝廷官员都怕他。然而喜好财利,在雍州时,政事以行贿而成。

太和三年(479年)三月,有罪处以死刑,爵位被削除。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